本帖最后由 Boucher_Liu 于 2022-5-15 18:02 编辑
夏日来临,拾起运动,强身健体,但炎炎夏日,阳光强烈,气温高,剧烈运动会加速我们机体水分流失,如若不及时补充水分,注意防护,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感,甚至出现热辐射等问题。我们在运动之前不能麻痹大意,要进行必要的防护和准备措施,保护自己,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代谢水平,进而提高身体机能。
01. 正确评判自己运动能力,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由于每个人由于身体体质、机体特点的不同,运动能力也有所差异。在运动之前要精准了解自己运动能力,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切忌不可勉强,选择与自己身体能力不对等的体育项目,易造成身体劳损和损伤。
此外,人体在情绪不良、疲劳时,往往身体处于不适的状态,切忌不可进行大强度的运动,要选择运动负荷较小,适合自身的运动进行锻炼,进而促使自身产生运动愉悦感。
02. 选择合适的锻炼时机、地点,提高锻炼愉悦感 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锻炼,如早上6-7点,晚上6-8点,这一时间比较凉爽,免于太阳的炙烤,晨练给人以精神抖擞,让人保持一天的愉悦心情,另外晚上锻炼,在晚餐半小时进行锻炼,不仅可以促进消化,还可以帮助消除一天的疲劳感,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睡眠质量。如若有自己喜欢的时间点,一定要防止中暑,选择有荫凉的地方,如:公园,有树荫的地方等等。
有条件的人群,可以根据的自己自身的时间选择健身房、游泳馆、羽毛球等等地方进行锻炼身体,但不管选择何地何时进行锻炼,请注意自身身体状况,如有不适,请及时停下进行积极休息,切忌不可勉强自己。 平常随处可见公园里,广场上中老年的运动人群,他们是缺乏运动知识的群体,在运动之前很少人会进行运动前的热身,运动后的肌肉放松,这样的运动会对身体造成较大的伤害。尽管夏天温度较高,进行短时间、强度较小的热身运动很有必要,活动身体各个关节,促使机体进入工作状态。
热身运动的作用不容小觑,它不仅可以降低肌肉的黏滞性,增加关节的灵活性,提高肌肉的牵拉能力,改善心肺功能。但热身练习不要运动量太大,以免机体疲劳,影响后面主要部分练习。在主要部分结束后,进行放松练习很有必要,有利于机体从高强度的运动状态逐渐恢复到安静的状态,消除肌肉酸胀感,血压、心率恢复到正常水平,促进机体机能的恢复。平常在运动中,放松练习常使用静态拉伸、冥想等等方式,进行放松恢复,为下次运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①不能立即大量饮水
运动后排汗量增加,呼吸加速,很多人会感觉口渴难耐,此时千万不能立即大量饮水。由于运动后心脏仍然处于较激烈的运动状态,此时饮水量过大会使血流量加大,从而引起心脏负担过重。因此,可等心脏跳动平缓后,先以清水漱口,然后再慢慢少量的补充水分为好。
②不能立即休息
运动后感觉很累,此时千万不能立即停下来休息。在运动过程中身体各器官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突然停止运动会使肢体中大量的静脉血不能及时回流到心脏,残留在肢体中而造成心脏供血不足,大脑也会因为心脏缺血而出现头晕、恶心、甚至呕吐等症状。所以,在持续的高强度运动后,应先适应慢节奏的小幅运动,比如慢跑等,做几次深呼吸放松一会。
③不能立即洗澡
运动后身体出了很多汗,很多人喜欢运动后立即冲个澡,可是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运动过后,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毛孔张开,此时洗冷水澡极易受风感冒的。也有很多人喜欢立即洗个热水澡,其实这也是不可取的。热水刺激会使皮肤内血液流量加大,造成心脏和大脑的供血不足,轻则头昏眼花,重则休克昏厥。正确的做法是,待身体状态平稳后,大概半小时左右才可以洗温水澡。
④不能立即吹空调
和洗冷水澡一样,运动后立即吹空调容易出现感冒、头痛、关节疼痛等症状。最好先擦干汗水,让身体自然冷却。
⑤不能立即暴饮暴食
有的人运动过后会觉得很饿,就暴饮暴食来补充身体消耗。这样做的后果是很容易导致肠胃不适和消化不良的。最好运动后一小时之后再吃东西,多摄取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这些食物能够很快的帮助身体恢复到最佳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