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中一刀把人杀死,充值后就能复活,会让孩子们以为生死是非常小的事情……”全国人大代表鲁曼说,还有孩子玩游戏充值动辄成千上万元,让家长十分忧心。今年全国两会,鲁曼建议,未成年人在游戏中不仅充值要刷脸,还应每玩30分钟刷脸一次。全国人大代表周善红也认为,目前网络游戏的实名制流于形式,建议加强监管,遏制未成年人沉迷。
“游戏厂商必须开发更加苛刻的防沉迷系统,建立所有网络游戏玩家只有一个身份识别号(面部扫描和身份证号码一并启用),当玩家进入网游、购买装备时,即启动人脸识别功能。”周善红建议国家出台对网络游戏严格管理的相应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网络游戏审批发布机制和考核体系。他说,为了将政策落到实处,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出台第三方植入系统,让各方没有漏洞可钻,从源头上控制未成年人玩游戏。 鲁曼也建议通过立法的方式来把相关规定真正落地。她认为,对游戏厂商必须加强监管,而不是仅仅靠企业的自律自觉。玩家每次使用核对动态头像信息,对游戏厂商来说不是难题,但关键是落实,不能让实名制流于形式。“如果未成年人使用成年人证件、手机号注册的,必须登记注册证件者信息和实际使用者身份信息,并经证件所有者和使用者头像确认。每次使用时,必须实际使用者动态头像认证。相应时长按使用者的身份信息统计、监控,未成年人在玩游戏时,要进行实时认证,充值时要进行人脸识别,玩一定时间以后,15分钟或半小时再进行一次人脸识别。” 周善红还建议,要通过司法判决倒逼网游公司落实监管责任,在相关案例中,如果在欠缺人脸识别状态下,单纯的成年人账号、银行卡一律不视为成年人充值。“要通过更多的司法判决,倒逼网游公司尽到监管责任,将实名认证、人脸识别、每日限时落到实处。”
关注我,了解更多新鲜资讯~
我不是资讯的生产者,我只是资讯的搬运工
内容节选自现代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