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版块 兴趣街区 其他 为什么“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都发生在南方?

为什么“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都发生在南方?

[复制帖子标题和链接]

2.8万46

荣耀粉丝12609418 玩机达人  发表于 2016-10-20 18:40 属地未知 来自:浏览器
宁远散人 发表于 2016-10-20 18:05
说白了,其实北方也有抗头发的,没啥油水,清才不干那傻事,南方是怀璧其罪,都是钱闹得 ...

还有高杰投向南明,入主扬州,扬州民众为何公然抗圣旨?你别忘了,明朝独有有特征,明朝是有两个首都的,之所以崇祯投降,南明正常运转,是因为有南方这套备份首都还在工作,你是不是认为建立一个政府,很简单?

明朝从朱棣迁都北京后, 北京有的官职,南京都有,只有皇帝没有备份。说的好像北京被围了,南方就停止收税了一样,在这种情况,只会造成更大的税负。南明的四镇武人,基本每个佣兵30,40万,较崇祯多出那么多兵,少了北方,兵多了,还多了阮大铖,马士英这个大贪官,税负还少了,真是奇闻。
荣耀粉丝12609418 玩机达人  发表于 2016-10-20 20:48 属地未知 来自:荣耀V8
宁远散人 发表于 2016-10-20 19:31
那你说,为何只有江阴这些地方,他们都是文化闹的?其他地方就没有文化,还牵强到文化上了,这有关系吗? ...

哈哈,义和团反驳的好
荣耀粉丝12609418 玩机达人  发表于 2016-10-20 21:02 属地未知 来自:荣耀V8
本帖最后由 择城终老 于 2016-10-20 21:08 编辑
宁远散人 发表于 2016-10-20 19:31
那你说,为何只有江阴这些地方,他们都是文化闹的?其他地方就没有文化,还牵强到文化上了,这有关系吗? ...

不过义和团是民间自发组织的,开始用刀枪不入宣传,渐渐扩大,其发生在中华四千年未有之变局。那是无数外敌入侵

而孔子后人面临清军薙发令,曾经恳求过清军,桃花扇里面有,称这是“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这就是清军比元和其他异族聪明的地方,知道从文化入手统治。

下面就是证据

陕西河西道孔文上奏:臣家宗子衍圣公孔允植,已率四世子孙,告之祖庙,俱遵薙发讫。但念先圣为典礼之宗,颜、曾、孟三大贤并起而羽翼之。其定礼之大者,莫要于冠服。先圣之章甫缝掖(指冠服),子孙世守之。是以自汉暨明制度,虽各有损益,独臣家服制三千年来未之有改。今一旦变更,恐于皇上崇儒重道之典,有未备也。应否蓄发,以复先世衣冠统,惟圣裁。得旨:薙发严旨,违者无赦。孔文奏求蓄发,已犯不赦之条。姑念圣裔,免死。

知道薙发令是多么大的一个事了吧,孔子后人在中国地位有多大,都不能忍薙发令,觉得愧对祖先。中国的念祖情节可是世界上独有的,崇拜祖先,违背祖先,那还真就比饿死还可耻。

不然那些文天祥,这样的人是怎么出来,人家也拷问,也挨过饿,那么他们怎么不先解决吃饭呢?
荣耀粉丝17463190  LV9  发表于 2016-10-20 21:05 属地未知 来自:荣耀7i
北门阳光 发表于 2016-10-18 16:10
没看够没看够

历史可以艾特我~
荣耀粉丝17463190  LV9  发表于 2016-10-20 21:11 属地未知 来自:荣耀7i
看你们对话才有意思。哈哈
荣耀粉丝12609418 玩机达人  发表于 2016-10-20 21:26 属地未知 来自:荣耀V8
安安安大大 发表于 2016-10-20 21:11
看你们对话才有意思。哈哈

吃瓜群众,看我们争吵有意思吗?哈哈。{:6_141:}{:6_141:}{:6_141:}{:6_141:}{:6_141:}{:6_141:}
荣耀粉丝17463190  LV9  发表于 2016-10-20 21:33 属地未知 来自:荣耀7i
择城终老 发表于 2016-10-20 21:26
吃瓜群众,看我们争吵有意思吗?哈哈。 ...

历史文献未必准,但是现在最可信的还是这些文献。如果脱离文献去随意揣测,那是唯心主义,也就无所谓历史了
荣耀粉丝12609418 玩机达人  发表于 2016-10-20 21:33 属地未知 来自:荣耀V8
宁远散人 发表于 2016-10-20 19:38
当然有,只不过是变了形式,去当和尚,或者道士,他们这些行业不用考虑, ...

这些人叫明移民,在官方称呼,最著名的就有黄宗羲,可是南方就没有吗?照样都有,同样情况,北方依然没反,是因为我懒得反,宝宝只想移民吗?
荣耀粉丝12609418 玩机达人  发表于 2016-10-20 21:41 属地未知 来自:荣耀V8
安安安大大 发表于 2016-10-20 21:33
历史文献未必准,但是现在最可信的还是这些文献。如果脱离文献去随意揣测,那是唯心主义,也就无所谓历史 ...

科学的精神就是不断的推演与推翻,历史也一样,如果只认定文献,那还需要历史学家,就等着哪里来堆墓葬,在去考究?如果是这样。文献都在哪里,我们去看就可以了。

你讲哲学,我还真插不上话,我是外行,但我佩服学哲学的人。

如果按你说的,也就不会有易中天讲三国,高晓松的那么多节目了。虽然我只看过易中天,但人家的观点也有靠推测的,真真的大家都有推测,为何到了普通人连谈的资格都被剥夺呢?
荣耀粉丝17463190  LV9  发表于 2016-10-20 21:46 属地未知 来自:荣耀7i
择城终老 发表于 2016-10-20 21:41
科学的精神就是不断的推演与推翻,历史也一样,如果只认定文献,那还需要历史学家,就等着哪里来堆墓葬, ...

目前文献分两种,一种是地上文献,一种是地下文献。地下文献可行度很高。我只是说在一切都不是空穴来风,目前历史还是要靠已经掌握的文献来论断。
我是在帮你说话,哈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简体中文 - China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