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石展语 于 2016-1-4 12:30 编辑
我参加公益活动有六年了,助学活动应该是大学才开始的,11月27日到三江两个山顶小学参加助学活动,那时候已经转冷了,去的时候我是穿保暖衣保暖裤的。可是那里的孩子们,许多还是穿着凉鞋的。 我喜欢在路上带本书消遣,带下车的时候,小孩子们围过来,让我给他们念书,他们还会问我,这个字怎么念,那个字怎么读。
就在上个月,柳州晚班找到我们,并写了这样一篇报道。
这是纯德小学的孩子们
【帮帮忙】能为山里娃捐一本图书吗?2015-11-30 [url=]柳州晚报[/url]
“年末又要到了,很多企业和公益组织都会做一些帮助山区孩子的爱心活动,但多半是运送衣服、书包文具之类的。其实,山里的孩子们也很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即便是透过书本。希望有爱心的朋友们,能多带一些低年级的课外图书和体育用品去到山区里。”近日,网友“追梦旅程”联系上晚报,给出一份沉甸甸的爱心委托。
“追梦旅程”说,11月上旬他在三江侗族自治县走访采风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美丽又贫困的小村落。它位于三江县富禄乡纯德村,在距离三江县城90多公里的九万大山深处,从山脚开车到山中还有半个多小时的车程。
“当时我住在一位姓彭的老师家中,和她聊天时听到的话让我很惊讶:‘上课时,让学生画老鹰,很多学生都说没有见过,画不出来。因为村里几乎全是留守儿童,父母早早就外出打工,孩子们从来没看过电视。’城市的孩子喜欢看的动画片、小人书,居住在高山之巅的孩子很少有机会看到。”
第二天,他来到纯德小学走访。走进学校图书室,发现里面的书籍大多是老师的培训教材、小说,几乎全是纯文字的书本,这些书少有人翻。而一些孩子喜爱的花鸟、动物绘本,只有几本。角落里放着3个篮球和几副乒乓球拍,写有捐赠字样。听学校老师说,上体育课是他们最头痛的,因为全校有406个学生,但只有3个篮球,一个乒乓球台,器材严重不够用,老师只好安排学生下象棋、军棋。“如果有爱心人士多捐一点气排球、跳绳等,保证学生手中有最基本的锻炼器材,就好了。”
“追梦旅程”还了解到,最近几年,纯德村依靠种植茶叶收入增加不少,加上外出打工挣的钱,现在需要冬天衣服的往往只是孤寡老人和单亲家庭的孩子,学校每年还给学生发校服,孩子们对于服装类需求已不是很大。
随后,记者联系上了纯德小学的彭媛老师。她是柳州市人,在纯德小学教学一年多时间,感触最深的是当地孩子的淳朴和对知识的渴望。
纯德村以林业为主,盛产红薯。有一次课后,一名学生小心翼翼地问彭媛:“老师,你喜欢吃红薯吗?”彭媛说“喜欢”,没想到第二天,班上同学人人都从家里拿来了红薯。看着孩子们表达感谢的质朴行为,彭媛又感动又好笑,煮了一大锅红薯糖水和孩子们一起分享。
由于纯德小学有406名学生,但只有18名老师,彭媛得又教语文又教数学。“我教的是五年级学生,但很多孩子竟然连拼音的音标都认不全,教学资源的匮乏导致了孩子们的学习基础很差。”
前段时间,有一位好心阿姐捐赠了一套彩色儿童绘本,上面标注了拼音,孩子们都能读懂,因此课余时间总是争相读书。从这件事上,彭媛看到了孩子们对学习的渴望,对获得知识的兴奋,这在平常教学中是很少见的。也因次,她将想法告诉给“追梦旅程”,希望能够获得社会上的关注与帮助。
彭媛说,由于学校处于九万大山深处,要下山转车来回一趟非常不容易。好在柳州有一趟发往从江的班车,会经过村里的山脚。如果有爱心人士愿意捐献书籍或体育器材,她可以到山下领取,但仍然需要有人在柳州统筹组织运送。
————————————以上转自《柳州晚报》微信公众平台——————————————————
经过一个月的收集,收到了四五百本书,让我很意外的是,不仅很多人送了书来,也有很多人自发的买了些文具和体育用品过来。
,
,
,
今天早上,我们把“追梦旅程”请到了协会办公室,和他商谈了1月9日(这周六)去三江助学的大概流程,从柳州市区去到这个小学大概七八个小时(在山顶上),到那里应该是下午五点左右了,所以我们打算在为他们送去书籍的同时,还想跟他们过个年~希望会是一个愉快的周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