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首席酋长 于 2021-5-26 10:45 编辑
不能完全反应一一一但它对玩家一局游戏内的贡献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1.我们讨论这个问题前不妨先看看评分和数据有那些参考要素,我们随机找一局比赛。 可以看到评价的纬度有,输出,kda,发育,生存,参团率;
2.先看一下输出这个指标,是能直接的反映一局游戏的伤害贡献量,但是伤害打的越多贡献就一定越高吗?当然不是,那些带有aoe能力的法师和带有穿透能力的射手天然有着更大的伤害量 3.但是更大伤害量意味着更高的贡献吗?这里引入一个概念「无效输出」; 没错,无效输出就是你这一波的伤害不能把他打回家或者不能影响他下一波的参团状态,现在大多数英雄的恢复机制都很丰富加上改版后的血包恢复能力真的强劲,所以如果不能把对方打死或者打残都无法遏制到他下波团战的发挥;
4.再来看看参团率这个指标,他主要通过助攻数来反应,他反应了你配合团战的频率以及支援的效率,但是忽略了单带边路拉扯敌人给队友喘息或者开团的贡献,这些动作有意义吗?当然有意义,甚至在某些时候有重大意义,当然这也是为什么单排情况下为什么李信能绕开elo的重要原因; 5.再来看看承伤这个指标,一般是给坦克位的加分项,但是对于一些偏功能性的辅助就不太受用,由于自己本身也比较脆,作用只能在给团队提供功能性上,如控制,加速等,但是这样的能力就没有意义吗?当然有,孙膑二技能给队伍带来的机动性和抗爆发伤害的能力有重要意义,但这些能力无法被量化; 6.当然不能说王者团队没有对这方面做出努力,他们对不同的位置做了不同权重系数的处理,最后得出的实际评分是对应维度乘以对应位置权重系数的评分之和;
7.管理学上关于绩效考核这块也有些同样的问题,越是具体的工作越好制定考核标准,越是抽象的工作则越不好制定考核标准,管理层的绩效就是一个同样的难度,往往基于上级比较主观的评价,KPL的MVP也是同样的判断标准,除了算法制定,还会辅助人工裁定。 但是可惜的是玩家的每局游戏都人工裁定的话,王者可能吃不消,所以目前的算法可能是最优解,会有小的优化空间,但是无法完全契合玩家的贡献;
当然,玩游戏重要的是玩,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