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我回来了1 于 2017-2-13 14:26 编辑
找回来的年味
先分享几张老照片和现在的翻拍。
左边是我两岁多的时候和堂哥堂姐的合影。
一晃21年过去了,现在他们仨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 左边的几张老照片是十五年前小姨给我们几个表兄弟拍的合影。右边是2016年的我们。
(这段视频是我在老家的时候记录家人和家乡年味的影像) 小时候很馋年,过了中秋就掰着指头算时间,巴不得天天过年才好。 过年,对于儿时的我来说就是有新衣服,有好吃的,还有“巨额”的压岁钱,除夕夜还可以把四位伯伯家的年夜饭都吃一遍。 当然,更重要的是可以见到爸爸妈妈。在我上小学前,爸妈就离家外出打工,我和妹妹平时跟着家里的亲戚生活。从我记事开始,我们对过年最大的期待就是爸妈早点回家。 去年我还在感叹,现在已经没有了过年的味道。今年,我决定去找年味。 怎么找?跟着小孩子就对了。在家的这些天,我和侄子侄女混的时间更多,置身于孩子的世界,跟着他们去野,玩烟花,玩泥巴,穿着新衣服在地上打滚,故意把鞋左右穿反等,参与他们的活动比坐在家里玩手机、抱怨过年没意思好玩得多。
跟完小孩跟大人。大人的任务就是在过年前置办年货,以前的我根本不会关心这些事情,今年我和长辈们说好,家里要做什么与过年相关的都叫上我。
做豆腐 每年过年前,外婆都会做豆腐,怎么做我并不知道,只记得每次都有美味的豆腐花吃。这次,妈妈特意把外婆请过来当老师,教我们怎么做豆腐。
熏肉 做米角 米角过年的必备美食。不管会不会做,儿时的我都非常享受整个制作过程。跟其他小孩一起瞎掺和,做许多奇形怪状的饼,最后抢着把它们吃掉,那时,我们都觉得自己做的饼是最好吃的。 做这些美食的时候,我们会邀请邻居一起来吃,大人小孩都各自忙忙碌碌的,那叫一个热闹。
挂灯笼 贴对联
全家人合影
一直以为家里的年味在慢慢消失,直到拿起相机才发现,那些东西其实就在身边。很多人感觉不到年味,只不过是他们丢失了那份童心,丢了仪式感。物质生活丰富了,曾经珍贵的东西变得不再珍贵。 寻找年味,尝试着找回丢失的东西,我收获很多。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对家的眷恋、对年味的追寻,应该是所有中国人不变的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