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摩尔 于 2015-3-17 13:48 编辑
手机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在配置不断提升的同时,屏幕也是跟随着变得更大了,从当初的3.5英寸增长到了现在的5.5英寸,甚至有的手机还达到了7英寸的极限,同样的,分辨率也从320*480P增加到了1920*1200P。手机屏幕尺寸也成为我们选手机的一个关键的部分。不过你真的认为只要屏幕够大就能获得好的体验么?事实未必如此!那要想获取超乎想象的大屏体验,除了屏幕尺寸要够大外,还需要什么样的元素呢?
我们知道手机屏幕参数主要是分辨率,比如荣耀X2的分辨率为1920*1200,而屏幕是有一个一个的像素点组成的,1920*1200的意思是荣耀X2的屏幕竖向有1920个像素点,而横向有1200个像素点,这些点也就是像素构成了整个屏幕的显示内容。
除了我们我们熟知的分辨率像素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参数,不过这些参数并非是屏幕硬件的,而是与手机系统相关。比如:dpi。
再如:一个1280*800的8寸屏幕,A=1280、B=800、C=8, 物理N=√(1280²+800²) /8=188DPI(A、B代表像素,C代表尺寸) 物理DPI是硬件控制,屏幕生产出来的时候就已经固定了。不过Android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被很多终端设备厂商采用。对于不同屏幕尺寸和分辨率的支持,是Android系统的设计目标之一,所以Android在定义指导软件原则的时候则给出了Android DPI这样一个软件标准,各厂家或App只需要按照Android DPI才可能做出适用多分辨率、多厂家即可满足多种使用要求。
不同的安卓DPI在相同屏幕上实现的效果也不同,如在一个相同的屏幕上进行三种不同DPI的调整,分别为320、400、480,我们得到的显示效果很直观的有所不同。例如在荣耀X1上面有很多用户喜欢400dpi,因为字体和框架较大看得更清晰(特别是年龄偏大的用户,看微信时字体小比较吃力);而部分更年轻的用户喜欢320dpi,认为更精致。而这样的设计,也是荣耀X系列跨界神器定位的绝佳体现。
关于DPI的争论从早就有,这也是不同厂商所头疼的问题,包括苹果和三星等这些国际大厂也不例外。在荣耀X2研发过程中,X系列的研发专家、产品经理、UI工程师认为用户的需求是有差异化的,所以最后研发专家辜博士提出多DPI的想法,但是这个方案实现起来难度极大,有兼容性(第三方应用不规范)、安全性等等难题。不过最终还是实现了多DPI功能,用户可以选择 320dpi、400dpi、480dpi三种模式,更进一步的可以根据个性化单独定义某个应用的dpi。最终实现方案因为其创新性、新颖性而申请了国家专利。
俗话说,有图有真相,以QQ为例,看下多dpi效果下的QQ,有什么不一样么?
缩小模式(320dpi)下
正常模式(400dpi)下
放大模式(480dpi)下
那么,问题来了?多dpi的优势到底在哪?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