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花粉必须有我一个 于 2020-10-24 08:47 编辑
作者:钟燕
2012年,我第一次踏出国门,是被“骗”出去的。
那时我24岁,进公司才一年,也没有男朋友,好多同事对我说:“燕子,你应该勇敢出去闯闯,像你这么年轻的女孩去非洲,有大把的男生排着队在机场等你呢,随便你挑,你放心地去吧!”
于是我就这么被“忽悠”去了北非。
差点把自己弄丢了
我的第一站是埃及。当我拖着巨大的行李箱踏出机场大门时,一个中国面孔都没看到,只有两大排穿着白袍、戴着帽子的阿拉伯男人齐刷刷地站在门外。当时埃及刚发生了动乱,我被吓得立刻退回到机场大厅,赶紧拿出电话联系地区部安排接机的本地司机。
总算是坐上公司的车离开了机场,我看着窗外荒芜的景致,没有窗户,也没有房顶的高楼,心一寸寸往下沉,我以后就要在这样的地方工作生活吗?我的眼眶顿时湿了,想起了出国前奶奶的话“燕子啊,去了外国不习惯就马上回来啊!不要担心没有工作了。要是没有钱吃饭了,还有奶奶呢,不要怕!”
可是,我哪能真的回去啃老啊!我忍着泪水,强撑着笑容和本地司机聊天,他的热情缓解了我忐忑不安的情绪。我到了宿舍之后才知道,当时正好是埃及假期,整个北非财经管理部除了一个怀孕的姐姐之外,其他同事都有安排,所以只有本地司机去接我。
两天后,度假的同事们终于回来了,我和两个男生一起去了埃及最大的商场CityStar。结果我逛着逛着就和他们走散了。超级大的CityStar里人潮涌动,店铺众多,我还没买本地手机卡,国内的手机卡也上不了网,查不到他们的电话没法联系,我一下就慌了。那时我已经和他们分开两个多小时了,窗外天色暗黑,心里越想越怕,绝望地绕着商场转圈,突然,我看到了其中一个男生,顿时欣喜若狂,简直就像看到了亲人一样!
他们也终于松了一口气,说他们在商场里用寻人广播找我,轮番用英语、中文播了好几遍,但我压根没注意到。他们就一个人在入口等我,一个人在商场里面绕圈找我,终于找到我之后,没有一句抱怨,只有安慰:“你放心,没找到你,我们是肯定不会回去、也不敢回去的,我们怎么能把你一个女生放在这里呢?”
那一刻,我又愧疚又感动。就是这样的温暖,让我坚定了留下来的决心。
要我就是做赔本买卖吗
我在北非地区部做了半年财经平台工作后,摩洛哥签下了北非最大的一个项目——某无线框架项目。原来的项目财务经理被调去地区部其他岗位,代表处需求紧急,于是领导把我叫去沟通。
我之前就听说摩洛哥是非洲的后花园,领导告诉我“摩洛哥环境是还可以,但业务是北非最困难的。因为客户要求很多,业务也比较复杂。在历史上有很多签约时觉得能赚钱的项目,做到最后都亏了。这次调岗只给了你一周的交接时间,因为那边项目实在太紧急了……”
后来领导再说了什么我都不记得了,因为我当时心里都要飞起来了!去摩洛哥!做项目财务!出了会议室我恨不得要跳起来,那时公司正在号召财经人员深入到项目中去,我觉得做项目财务比我在地区部做财经平台工作有意思多啦,我马上给家里打电话,真是开心极了。
哪知道我欢欣雀跃地到了摩洛哥,第一次见当时的摩洛哥代表,就被浇了一盆冷水。
“这就是你们新来的小姑娘啊?两个A级项目都是她负责?用一个小姑娘换走一个有经验的老员工,你怎么总是做些赔本买卖啊!”代表当着我的面对我的主管说道。虽然他的语气是半开玩笑半认真的,我却从他的眼神里感觉到了担忧和不信任。
主管安慰我,说代表只是在开玩笑,但我还是很难过,觉得很受打击,心想自己有这么差吗,没经验就一定做不好?我偏要让你们知道,要我才不是赔本买卖!
沉下心做“扫雷”专家
我到了之后的第一周,就召集大家开了项目经营分析会。
我能在财务系统中看到项目核算数据,手上又有概算和预算信息,就对当时的项目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把所有问题点都预警出来,告诉大家项目执行情况并不好。提出问题之后,我希望自己能深入项目和团队成员一起想对策、找解决方案,就对我的主管说:“我想和项目组坐在一起。”他开心地笑起来:“很好啊,我鼓励你这么做。”
我之前就听说摩洛哥的合同里有很多“坑”,客户还制定了很多非常严苛的指标,导致许多合同执行下来都亏损严重。我问起项目组的人,为什么合同情况会这么差时,他们都无奈地告诉我:“客户就是这样要求的,合同就只能这样签啊。”
真的吗?合同真的只能这么签?我心里很疑惑,却没有直接反驳他们。因为我知道,没有任何证据就去指责质疑别人,只会让大家更加看不起我,也不再愿意和我沟通。所以,我决定自己来看合同。任何事情,总要先透彻了解,才有发言权。
摩洛哥的官方语言是法语,这个项目合同文本也是纯法语的。可我只有英语基础,看不懂的地方就上网用谷歌翻译,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查。厚厚一本合同,我逐字逐句地读,足足用了两周多才啃完。虽然看得都快吐了,心里面却有了底,了解了整个合同的内容,还找出了合同中的许多“暗雷”。
比如,服务回款条款是9010,就是初验之后回款90%,初验2年后做完终验,再回款10%。但培训服务也这么签那就太不合理了。因为培训服务没办法做终验,总不能说我给你培训完成后,过两年再来检验你是不是还记得这些知识吧?因此培训服务如果签了这种9010的条款,就压根没办法收到最后10%的回款。
还有价格转移。我们有一个销售人员采取的报价策略中,把天线、配电架、空调等配件价格全转移到主设备上了,导致外购件的报价远低于我们实际采购价,在合同中又没有约定这些外购件的最大采购量。合同签了之后,客户要求空调、配电架、凯瑟琳的天线全部由华为提供,包括其他友商安装的站点也让我们提供,结果我们亏得一塌糊涂。而且这样的“价格转移”还容易遭到税局的质疑,后来我们在税审中果然就因为这个被罚了数百万美金。
我读完了整本合同后,根据识别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比如所有的培训服务都不准有终验这个里程碑,要尽量避免做价格转移等。
不过,事后检查总不如提前预防,于是我把这些关键点都放进了财经变革推行的“概算假设表”中,纳入项目财务的概算和合同评审流程。售前的同事依据合同谈判的情况,在我评审前先回答“YES”或“NO”,如果他回答了“YES”,我再仔细去读这些条款在合同里是怎么签的,会带来怎样的收益和风险,然后做出量化数据报给管理团队去决策。
这种方式能简单快速地定位问题,提前识别风险点。即使后来我离开了项目财务的岗位,这张“假设表”也一直在使用,它基本囊括了摩洛哥代表处合同签署中所有容易误入的雷区和暗坑。
我不是小青菜,而是小辣椒
“假设表”的成功推行给了我信心,让我感觉到只要我能为项目经营做出贡献,就能得到大家的接受和支持。
于是我更加认真地去管理项目经营。我到摩洛哥4个月后,发现项目路测的成本高达XX多万美金,单站单次路测成本要600美金,远远高出周边的阿尔及利亚、突尼斯等法语国家。异常数据的背后,应该是项目管理存在问题。
我查阅了代表处的路测框架协议,以及项目组下的路测分包PO,渐渐找到了问题所在——项目交付高峰期时一个月的交付站点大概是250个,6月份以后每月交付站点只有50个,但我们的路测PO却是按照高峰期的路测队伍来下的,高峰期之后我们没有解除多出来的PO,就继续下PO让分包队伍去干活,其实他们根本就没有活干。
表面看来,问题在于项目组没有人去监控PO的执行情况,没有将资源投入和交付业务量匹配起来。但再分析下去,其实根因在于我们和分包商签的路测框架协议太粗,只有按队伍、按月和按季度来下PO的方式,没有按站点的方式,所以很容易多下PO。
我反映了这个问题之后,引起了交付副代表的重视,项目组马上匹配业务计划制定分包PO的取消计划,让CEG重新去和分包商谈按站点做路测的条目。刷新了分包框架之后,单站单次路测成本不到100美元,项目总成本省了100多万美元。
这件事让代表处的领导意识到了项目财务的重要性,团队成员也越来越多地向我咨询项目经营的事情,我有了更多的激情和干劲,很快就发现了第二个问题——项目的人力成本非常高。
我一一查阅所有填工时的员工信息,匹配每个人的出差信息,发现我们在交付高峰时要的90多个员工基本都没有释放,而那时交付量已经下来了,很多人并没有再做这个项目。比如前任项目经理已经离开项目一个多月,仍在这个项目里填工时,还有其他人也多报了许多工时。我发出通报邮件,将此情况汇报给国家CFO和交付副代表,并和项目计划控制经理一起梳理了所有的交付人员。首先释放了不需要的22个人,对于剩下的60多人,每个人都指定了唯一的工时审批人,并将以前的6个工时审批人缩减到了2个。项目组里来了新人,也需要来我这里报到之后才能申报工时。采取这些措施之后,就从源头上管控了乱填工时的问题。
经过了这两件事,大家对我“刮目相看”,连主管也和我开玩笑:“你还挺厉害的啊。之前我以为你只是一颗小青菜呢,没想到你是一个小辣椒!”
项目组的“团宠”,成长中的快乐
虽然我的专业能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我知道,要真正做好项目财务,只知道财经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懂具体的业务,包括产品和交付。
我一边借助公司的内部平台学习产品知识、各种网络指标,一边结合实践学习交付业务,跟着项目组的兄弟们一起下站点、去库房。
站点工程师拆站点时,我软磨硬泡让他带我一起去,站在旁边拿个本子,让他跟我讲,每个他拆下来的东西都是什么、干什么用的。
做质量管理的同事去检查站点,我也跟着他一起,一天跑了四个偏远的站点。他觉得我一个女孩子跟着他这么东奔西跑的确不容易,在我问他每个站点是怎么安装的、发现的质量问题会带来什么不良影响时,他也就愿意耐心解答我的这些“十万个为什么”。
慢慢地,我能更加深入地参与项目管理,说出更多专业的意见帮助项目促经营、控风险。大家也从最开始的不理解,认为“项目财务没什么用”,到认可项目财务的价值,知道我能让项目多赚点钱,大家可以多分点奖金。
从2013年5月到摩洛哥,到2014年底离开项目财务的岗位,我和团队成员一起,节省了上千万美金的项目成本,并有效控制了风险,协助国家CFO从容应对了税审。做项目财务的那一年半,是我在公司成长最快的日子,也是我最开心的一段时光。
作为项目组唯一的女孩子,大家对我都很好,工作时会给我答疑解惑,闲暇时会带着我去看美景、品美食,特别是当他们知道我喜欢爬山时,就陪着我把周边好玩的山都爬了个遍。我也从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娇娇女,变成了可以在宿舍里给大家开席做佳肴的小厨娘。
项目财务的工作给了我很好的积累。2014年底,我被提拔成了代表处的预算经理,开始从关注单个项目经营的角色里跳出来,学会站在更高的角度看代表处的整体经营。
2015年10月,我牵头负责制定代表处的全预算,和各业务部门一起输出了一个完整全面的业务规划,并实现了业务规划和战略规划的衔接,得到了地区部总裁的认可,成为了北非其他代表处学习的“模板”。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只要我能积极钻研、用心工作,都能发挥自己的价值,得到成长和收获。连续6个A的绩效,不只是让我变得更加自信,也让我有了面对更多挑战的勇气和动力。
如今的我,再也不是当初那个看到荒漠就要掉眼泪的小燕子。站在大西洋的岸边极目远眺,碧浪惊涛的尽头,是天高云阔的自在。我仿佛看到了我的未来,一路北“飞”,尽情翱翔。
部分网友回复——
巴贝拉:
好厉害!只要敢问,敢拼还是有未来!小燕子加油!
w00334039:
认真深入,发现问题,优化改进。点赞!!!凡事都怕认真和用心。
爱晚红枫:
行动和结果证明实力,是金子总是会发光,女汉子的豪情和坚挺鼓舞人心,继续加油!
华为小弟弟:
真正深入到项目的PFC才是项目需要的PFC,而不只是看看表,做做数据。为小燕子点赞,你的A货真价实。
(本文为《华为人》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编辑部hwrb@huawei.com。正式出版版本请见书籍《黄沙百战穿金甲》)
上一篇:《【黄沙百战穿金甲 第5集】第二次握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