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大肥彬binbin 于 2020-10-13 09:46 编辑
经常看到小伙伴抱怨手机拍照太白,模糊,偏色等等的问题,
也有很多拍照小白,对相机的专业模式里的图标一脸懵逼,这些都有啥作用?
只要了解我讲的这几个参数,不仅可以避免一些常见的拍照问题,还能把你的手机摄像头实力发挥到极致。
先来聊聊曝光三要素,它们分别是:光圈、快门速度、感光度。
光圈(f) 光圈主要是控制进光量,用f表示,数值越小,光圈就越大,进光量也越大,成像画面就越明亮。
光圈还具有控制景深的功能,景深(拍摄物体时,物体前后位置的一定范围内,相机都能拍出清晰的像。离开这个范围,得到的像就是模糊的了,那么这个范围就叫景深。)主要是改变照片的背景虚化程度。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背景虚化程度越明显,更适合拍人物特写。
但,大部分手机摄像头的光圈是固定的,所以,手机的大光圈模式是靠算法去实现的,效果还是很能打的。如果你觉得拍照四边模糊了,那就要看看是不是用了手机的大光圈模式。
快门速度(S) 快门速度指的是曝光时间的长短,同样也是控制进光量。以秒为单位。
比如:1/100秒的快门速度比1/10秒快,镜头的进光量更少,画面曝光就更暗一些。
除了影响照片的明暗,还影响捕获的过程。使用1/200秒的快门拍摄水流,水流就被瞬间定格住了;当快门速度为0.5秒时,水流的动感就被记录下来了。
感光度(ISO) 主要指相机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影响照片的明暗。
当调节光圈(手机不可调)和快门速度后,还无法得到正确曝光的照片时,这时就要调节感光度了。当ISO数值越大,相机对光线就越敏感,照片越明亮;当ISO数值越小,相机对光线则不敏感,照片越暗。
但感光度越高,画面就会出现越多的噪点,影响照片的画质。如果环境条件太差,本着拍到一张质量差的照片,总比拍不到的强,也会刻意把感光度调得比较高。往往应用在新闻和体育领域中需要抓拍的场景,还有一些环境较暗而且需要记录的场景。
曝光三要素总得来说,就是下面这一张图:
白平衡(WB) 白平衡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理解为,在拍摄过程中给照片添加颜色(红色光、蓝色光),来中和复杂的环境光对照片的影响,起到纠正照片颜色的作用。这样能让相机在不同的光线环境(色温)下,还原出被摄物体最真实的颜色,拒绝偏色。
通常手机默认的是自动白平衡(AWB),但也有很多白平衡模式,比如:日光、阴天、钨丝灯、荧光灯等,根据拍摄环境,可以更改模式,能够有效避免偏色问题。例如在钨丝灯照明情况下,便应使用钨丝灯白平衡模式拍摄;在日光光源下使用日光白平衡模式。
如果要手动调节,环境色温越高(冷色调),光的颜色越蓝,如果将白平衡值调越高,对蓝光的平衡能力越强,画面会变得越黄。通俗来说,设置<5500K,相机就会给照片添加蓝光,设置>5500K,相机就会给照片补充红光,让照片最终中和成白色。
合理的调节光圈、快门、感光度、白平衡,基本上能解决相当一部分拍照太白,模糊,偏色的问题。剩下的测光模式、曝光补偿、对焦模式,用得好的话,也是分分钟出大片,至于怎么玩,先给大家留点悬念,下期再给大家科普。
往期“讲手机”系列知识回顾 【大肥彬讲手机】从玻璃到屏幕的升值之路 【大肥彬讲手机】拆开摄像头,看看里面是不是住着神仙
【大肥彬讲手机】这才是摄像头拍到的真实照片
【大肥彬讲手机】看一颗指纹如何决定你的贫富 【大肥彬讲手机】你长那么好看,人脸识别能认出来吗? 【大肥彬讲手机】了解这些,把摄像头实力发挥到极致(一) 【大肥彬讲手机】了解这些,把摄像头实力发挥到极致(二) 更多大肥彬系列科普贴 【大肥彬讲通信】&【大肥彬讲手机】实用科普合集 以上内容部分参考于互联网,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