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版块 荣耀互联网服务 应用市场 樊登读书会 美女博主一条微博刷爆网络:我们还能拥有他们多少年……

美女博主一条微博刷爆网络:我们还能拥有他们多少年……

[复制帖子标题和链接]

2420

荣耀粉丝12511846  LV10  发表于 2018-9-4 21:34:58 属地未知 来自:浏览器
“在我们这,还能实际操作这门技艺的匠人只剩2个人了……”

东源木活字印刷文化馆馆长的话透着无尽的悲凉。

不久前,千万博主李子柒发出了一条长微博,向大家揭开拥有数百年历史的东源木活字印刷术,如今后继无人的现状。

美女博主一条微博刷爆网络:我们还能拥有他们多少年……

她将这一技艺的古老历史娓娓道来,又满含对其濒临消逝的惋惜,让无数人动容。

李子柒最后说,希望她的文字能让更多人看到,哪怕是只是单纯地把知识讲给下一辈,也是一种传承。

在这个求新求快的时代,我们步履匆忙往前赶,常常忽略了那些不可复制的东西正在消亡。

时光匆匆,我们还能拥有他们多少年呢?

但还好,总有一些人站出来,用赤诚和耐心守护着这些珍宝。

美女博主一条微博刷爆网络:我们还能拥有他们多少年……

他花10年时间复活一件衣服
林志玲都为之倾倒

去年五月,林志玲身着豆青色汉服的巨幅照片在纽约时代广场霸屏,全世界为之惊艳。

美女博主一条微博刷爆网络:我们还能拥有他们多少年……
(图片来自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

典雅含蓄的色彩,简约精致的纹饰,一袭华服,美人如画,是何等相得益彰。

(图片来自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

汉服,这个承载了五千年中华文化的符号,即使在今天,它独特的美学与工艺依然流光溢彩,令人赞叹。
美女博主一条微博刷爆网络:我们还能拥有他们多少年……
(图片来自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

而更令人吃惊的是,为林志玲量体裁衣的,竟是一个80后“香港仔”——钟毅。

美女博主一条微博刷爆网络:我们还能拥有他们多少年……
(图片来自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

学习服装设计的钟毅一直对汉服情有独钟,当年课本上说汉服从清军入关后就开始断裂的表述一直刻在他心里。

所以一入学,钟毅就一头扎进了对传统服饰的探索中。越深入了解,越为汉服的魅力所倾倒,也越为汉服文化断层所痛心。

为了让更多人认识汉服,大学时他整整穿了一年汉服,就连第一次去女友家也是如此。

但只是“穿汉服”对传播汉服文化效果微乎其微,毕业后,他决定把汉服当成终身的事业。钟毅成立了自己的汉服工作室。

力图还原真正意义上的汉服,他翻阅了各种典籍,拜访了很多汉服学者,一有时间就考察文化博物馆…… 汉服成了他生活的全部。
美女博主一条微博刷爆网络:我们还能拥有他们多少年……

(图片来自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

因为没有现成的做法考究,很多都要自己探索,失败也成家常便饭。被人嘲笑,被织布工厂拒绝,钟毅都没有放弃。

而他的明华堂现在已经成为圈内公认的汉服做工最严谨的工作室。许多明星,海外华人都慕名前来。
美女博主一条微博刷爆网络:我们还能拥有他们多少年……

(图片来自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

从决定做汉服到现在,钟毅已经在传承汉服的路上走了10年,而这10年仅仅是开始。

这个世界浮躁的人太多,能真正找到自己所爱,选择并坚守,是件多么幸运的事。

美女博主一条微博刷爆网络:我们还能拥有他们多少年……

他用一套房子
换一部记录144项传统手艺的纪录片

在很多人为了买房拼尽全力的现在,你能想象有人卖掉房子,就为了拍一部记录传统手艺的记录片吗?

决定拍摄纪录片《寻找手艺》时,张景刚好四十岁,因为预算不够,他卖掉了北京的房子。请不起专业人员,摄影师就由司机兼任,录像师则客串灯光师和外联,就连拍摄设备也是二手的。

(图片来自纪录片《寻找手艺》)

一辆面包车,拉着一行人辗转23个省份,寻找199位手艺人,而他们中很多已是这项手艺的最后传人了。

在云南,80多岁的坎温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坐在墙角做油纸伞。

美女博主一条微博刷爆网络:我们还能拥有他们多少年……
(图片来自纪录片《寻找手艺》)

其中有一个细节,老人给伞骨架绷线,试了8次才成功,每次随着“吧嗒”一声,老人都会愣一下。这是张景第一次在拍摄时落泪。

美女博主一条微博刷爆网络:我们还能拥有他们多少年……
(图片来自纪录片《寻找手艺》)

影片播出后,有人联系张景想购买油纸伞,张景这才得知老人已经去世的消息,而他是当地傣族油纸伞最后的传人。

这部被张景评价“土得掉渣“的纪录片,历时三年才完成,成片后却被多家电视台拒收,最后连成本都收不回。

张景却说:“用一套房子,为100多位手艺人留下影像、文字记录,很值。”

这个世界钱很重要,但也有一些钱买不来的东西,也有一些愿意放弃利益,站出来守护文化与精神的人。

美女博主一条微博刷爆网络:我们还能拥有他们多少年……

她们舍弃山外的繁华世界
只为守护这上千年的美

洱海边的小城周城是白族的扎染之乡,扎染技艺已经在这延续上千年了。

然而因为工艺繁琐,售价很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继承这门技艺,选择离开大山去外面闯荡。

31岁的杨春燕也曾是他们中的一员。外面的世界吸引着她,一闯就是十年。

十年间,工作生活都渐渐稳定,她对家乡的挂念却日益凝重。每次听到祖传扎染技艺即将失传的消息,杨春燕就无比难受,她想为这项老手艺做点什么。

但看到扎染工艺劳动与收益不成正比,杨春燕又有些迷茫,如果不能“养家糊口”,如何让年轻人拾起这项手艺呢?



正在杨春燕苦闷的时候,“妈妈制造”项目组来周城考察,希望复活古法扎染,让这项非遗文化永恒传承。

不久后,项目组成立了扎染合作社,杨春燕成了带头人。

为了做好带头人,她跟着手艺精湛的父亲一点点学习,将整个流程整理成文,教给更多人。



还与著名设计师一起为传统扎染注入时尚因素。一点点研究,反复实验,效果渐入佳境,订单也纷至沓来。

到目前为止,合作社已经帮助了200多位扎染阿妈提高收入,扎染不再仅仅是一项老旧的工艺,而是深受很多国际大牌青睐的独一无二的时尚元素。

像杨春燕一样,金珠苗秀非遗传承人杨秀燕也放弃了去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潜下心来将金珠苗秀从技艺渐渐失传的老手艺,慢慢发展成能养活一方水土的传统手工艺。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关注非遗文化,腾讯公益一直不遗余力,最近腾讯99公益日邀请一线服装设计团队为非遗打造高定,将传统文化与当今时尚相结合,让其幻化出更动人的光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简体中文 - China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