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版块 智慧生活 平板 关于电子设备的配置和材质讨论,独立思考,了解专业,远 ...

关于电子设备的配置和材质讨论,独立思考,了解专业,远离喷子(三)

[复制帖子标题和链接]

12903

杜绝假冒的积极  LV8  发表于 2024-9-30 11:23:05 北京 来自:浏览器
本帖最后由 积极态度看问题 于 2024-9-30 18:14 编辑

这一集谈CPU的制程和跑分

1)X nm制程中的X nm最初指栅极长度gate length,就是下图蓝绿的长方体的宽。在最初的半导体制造工艺中,这个尺寸越小越好,因为这个尺寸越小,硅片单位体积就可以存放更多的晶体管。因此早期,这个数字越小,半导体的制程就越先进。这里的先进是指计算能力越强,且单位计算量的功耗越低。Intel等推崇的摩尔定律就是晶体管越高越小的过程。早期这个指标是较客观和准确的。

关于电子设备的配置和材质讨论,独立思考,了解专业,远离喷子(三)


2)当前的x nm已经变了味,据台积电营销负责人Godfrey Cheng承认,从0.35μm350nm)开始,纳米数字就不再真正代表物理尺度了,只是一种行业标准化术语。


什么意思?就是如今的x nm的制程和实际物理尺寸没任何关系,而是台积电,三星,intel等企业自己定的称号,比如我这一代叫7nm,如果有部分改进,下一代就可以叫6nm,当然我也可以叫他N7P,也就是7nm plus
不同厂家的定义下一代的标准不同,因此xnm制程指标已经不客观体现半导体制造先进性与否了。
但问题是当前最先进的芯片制造企业有三家,台积电,三星,以及intel这几家如果都号称是7nm,不同厂家出来的芯片谁家质量最好?这又怎么衡量?这个时候英特尔的芯片制造专家Mark Bohr提出来另一个指标:单位面积的晶体管密度MTr/mm2,这个为啥是英特尔提出来的呢?他们还在沿用之前的栅极命名方式(欧美人比较一根筋,不爱耍滑头,当然和Intel长期领先,态度有些傲慢也有关系,只是台积电和三星有点耍流氓,早就号称进化到所谓的7nm甚至更小制程了,Intel还在老老实实14nm10nm;造成群众认为intel的技术很差的印象。因此,Intel认为每个芯片制造商在提及工艺节点时,都应披露其逻辑晶体管密度,单位为MTr/mm2(每平方毫米数百万个晶体管),如下图,intel10nm其实比部分台积电的7nm二极管密度还高。当然intel后面也被迫耍流氓,参考台积电和三星的做法,不在坚持用实际栅极宽度命名了。

关于电子设备的配置和材质讨论,独立思考,了解专业,远离喷子(三)

如上图,不说各家7nm标准不一样,就台积电一家,他就有37nm标准,N7N7PN7+但晶体管密度明显有进步,所以买手机不能单独看几nm这个参数。
这个参数只能说从更专业一点的角度,给用户实际半导体的制程的更精确一点的
衡量指标。但这个指标就是能绝对衡量出各家的制程先进与否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但这个指标比x nm的确准确了不少。

我们买电子产品常接触的CPU就两家代工厂制作:台积电和三星,intel在这个市场没有地位,华为的新麒麟芯片由于敏感原因,这里不详细说明。
我这里拿一个内部的信息,直面对比一下台积电的6nm和三星的5nm,控制变量法:骁龙778,台积电6纳米工艺;骁龙780,三星代工;高通期望的778的下一代780,无论是功耗和性能都被778碾压,后者制程是三星的5nm。大家品品就行了。(目前看台积电就是芯片制作领域的王者,这个也是苹果,AMDNvida都选择她代工就看明白了,据说intel现在也向台积电下单了,准备卖掉自己的芯片制造厂

3)当前的所有主流CPU都是冯诺依曼架构的二进制CPU,都是读取-执行指令这个模式。我说这个如不理解,我打个比方:
现在让你砌墙,但砖块要自己拿,如果砌一块,跑到砖块存放的地方拿一块,这个效率显然太低了。(砖块存放的地方就是手机存储器,就是平时放照片的地方)
所以要带一个兜子,把砖放在兜子里面,随身带几块,这样效率明显提升,但有一个问题,就是兜子里面不能装太多,不然太累了。(兜子就是CPU 一级缓存,很贵,会发热)。
那我增加一个小车,先搬一部分砖到小车上,送到我砌墙附近的地方,然后扔兜子三、四块,这样不又提升效率了吗?用完了小车上的砖,我再去搬一次。(这里是二级缓存,也很贵,但比一级缓存便宜些)。
当缓存大小差不多的情况下,就要看人的砌砖的熟练程度(CPU主频)和耐力(CPU的温控),技术熟练的,单位时间砌的快,但太快了容易疲劳,因此要悠着干,耐力好,就一天干的活多。(对应的就是CPU主频高,且温升控制的好)。如果一定程度疲劳,就得降低强度(CPU降主频,反应出来就是卡顿),不然人就生病了(CPU老化,甚至直接烧毁)

所以CPU的输出能力取决于三个因素:1)主频,2)一级、二级缓存大小,现在为了跑的快,三级缓存都有了。3)温控情况,温度控制越好,越利于持久战。但这几个指标是有些冲突的,主频越高,发热越大,发热量不是线性提升而是指数级提升的。

制程先进的目的就是为了这几个指标的提升:制程越先进,一般而言,上述三个指标都可以得到改善。可以参考这个表


关于电子设备的配置和材质讨论,独立思考,了解专业,远离喷子(三)


4)跑分软件不能完整体现手机的性能。上面说了CPU的的几个指标中,跑分软件最擅长测试的是峰值主频,也一定程度上能考察缓存的情况,但往往不能考察出温升控制能力。决定温升的往往是CPU自身 制程,以及手机等手持设备的散热设计。

我这里替麒麟芯片说句公平话,在美帝制裁之前,麒麟芯片一直和台积电合作,用的是最先进的制程工艺(同时用最新的工艺的还有苹果,苹果的策略一直延续至今),所以台积电代工的麒麟芯片能耗比是最好的(温控最佳),加上华为荣耀一贯的不以跑分为追求目标,所以麒麟芯片跑分不咋地,但一直综合性能是很好的。比起某厂烧WIFI的情况,简直不要好太多。

5)总结:跑分高的手机只能表明短期冲刺能力强,选手机的时候,还是尽量选制程更先进的台积电代工产品,以及能耗比更好的产品。同时不要过分追求极端性能。个人认为,同样的新品,华子和耀子的调教比粗Liang的调教还是更靠谱一些。

娱乐兔和geekbench这些跑分,在购买的时候做一下参考就行了。当年888处理器的跑分惊为天人,但实际使用效果却一言难尽,就是实证。
评论3
123木头人儿  LV7  发表于 2024-9-30 16:10 山西 来自:荣耀平板V8 Pro 12.1
同意
双双乃我女神  LV9  发表于 2024-10-19 23:11 福建 来自:荣耀Magic6 Pro
杜绝假冒的积极  LV8  发表于 2024-10-21 12:02 北京 来自:浏览器
补充一下哈,这里面因为手机平板都在用ARM架构,而不存在其他架构的产品。因此制程,缓存大小决定能耗比。目前新麒麟芯片在用别的方式提高性能(增加流水线长度,控制主频,用封装的方式补足自己的制程不足),也是一个不得已的办法,缺点就是成本高一些;不过反正只有自己用,成本能用手机价格包住就行,手机不赚钱,云服务能赚钱也可以。

大家如果对这块知识感兴趣,可以去学习专业课:计算机组成原理 和计算机体系结构 类课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简体中文 - China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