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兄dei,不要看了标题就冲动点进去一些文章,也许其内容会让很多读者失望,例如本文。
以为是荣耀80 GT的游戏评测下篇?不,如果前戏铺垫得不够,高潮或许辜负了腰果们的期望,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因此先花点时间和看官们探究一下游戏测评2.5模型,自然顺滑地过渡到后续的游戏评测下篇内容。
当然,不排除下篇的内容也不是很精彩、很过瘾、很刺激,所以真的不要、不要、不要过分期待(才怪)。
前几年和大伙详细解读了游戏测评2.0相关内容,核心就是不要老是关注着一些厂商或者评测机构、KOL公布出来的跑分数据和测试工具,多从不同角度挖掘手机在游戏体验方面,呈现出来的更多可能性。
以荣耀80 GT为载体,本文继续分享一些之前比较少提到的,和游戏体验有关的一些测评玩法,希望玩家们有空也对手上的不同机型进行验证,更全面地掌握一款智能手机的方方面面。
作为半个游戏达人,AffectiveMiracle在非主流或者二三四线的游戏上花的时间更多,也正因为酱紫,所以相比老是开黑、吃鸡、探索大世界等玩家,有时候或许可以找到一些新颖的研究课题,先从游戏的弹幕开始聊起。
--------------------------------------华丽分割线--------------------------------------
游戏小白以为弹幕是不可控的
为了避免被扣上宣传手游的帽子,所以本文基本不提被测评的手游名字。
在深度体验某弹幕类手游之后,就会发现,不少舰娘的弹幕并非完全不可控的,只要智能手机的操作足够灵敏和顺滑,玩家智商在线,基本就可以掌控战局,这也是为啥部分舰娘一直以来都深受指挥官的钟爱,无论退役多少次,都依依不舍,那个“锁”从未解开。
轻巡圣地亚哥*改和驱逐鞍山*改的弹幕属于优良级,很多战役都派上用场,击溃炮弹船、驱赶敌军先锋以及打飞机等。如上图所示,青色射线代表鞍山*改的弹幕,黄色星星代表圣地亚哥*改的弹幕,加上鱼雷、飞机、炮弹等元素,纵然弹幕满天飞却丝毫没有觉得画面不和谐。
上一秒还有蛮多敌军充斥着画面,忽然,被鞍山*改和圣地亚哥*改清屏,堪称弹幕神器,纵然弹幕不可瞄准敌人(不像战列的主炮),小白指挥官需要尝试控制弹幕的攻击对象,不要打空炮,被弹幕击中的敌军还是蛮痛的,掉血特别快。
而那些可控(瞄准)的弹幕必须牢牢掌控好发射时间,例如战列黎塞留,一般情况下,其手操伤害相比自动模式更可观,从上图不难发现,结合技能效果,其每一轮弹幕发射次数并不少,范围也挺广,很多场景都足以清一波敌人。
先锋和战列的弹幕领教过,那么航母呢?以轻航半人马和正航皇家方舟为例,小白指挥官知道要掌控好释放大招的时间,战斗机、鱼雷机和轰炸机的搭配,还有谁先起飞,以及兵装选择等技巧。
不过,却忘了有时候不必想太多,先做好一件事,发射平行雷时候要确保攻击范围涵括尽可能多的敌军,发射集束雷时候则要注意走位,全部打在BOSS身上。有两个BOSS的时候,尽量等其靠近到一点时候狠狠打下去。
手操模式不仅乐趣多,相比自动模式,充分考验玩家和智能手机的配合度,丝毫没有对荣耀80 GT“放水”,漫天弹幕一堆运算量压力,还有不停地调整前排先锋走位,后排主力的攻击角度和发动技能时间点,其屏幕触控灵敏度差一点也不行。
荣耀80 GT的响应能力可圈可点,在大世界BOSS战,以前总是觉得每次对战月度BOSS时候就像看对面作秀,被塞壬“载歌载舞”乱打一通,AffectiveMiracle完全没有还击之力,不过如今,在荣耀80 GT配合下,以及舰娘们战力提升后,塞壬群魔乱舞也无妨,丝毫不影响两艘战列大帝和胡滕的大炮弹幕反击。
荣耀80 GT在还原胡滕的辅助弹幕效果相当到位,请留意上图一堆炮弹船准备“自杀式”袭击后排主力的瞬间,清屏画面清晰且精彩还原每一个细节。
说来惭愧,因为各种主观和客观原因,所以一直没捞到战列花园和驱逐岛风,只能借大舰队其它成员的舰娘威风一下(上图加快了播放速度),浓缩一下精华内容进行点评,团队作战的最后关卡,故意选择自动模式给小白指挥官对比一下,是不是总是差点意思,有些弹幕如果手操应该可以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
继续回到研究弹幕的话题上,开局自动发射的鱼雷群虽说无法精准控制攻击的目标,不过通过前排先锋的走位,也是可以大致将其引导到某个方向,不会浪费掉每一次的辅助攻击。同理,后排轻航忒修斯的粉红星星弹幕也是间接可控的,小白指挥官通过滚轮尽量让其五角星的位置打在敌军身上,痛。
以前点评类似的场景,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避开敌军弹幕,尤其是鱼雷阵,荣耀80 GT亚像素级的触控精度,还有更多的玩法,尝试将先锋穿插到鱼雷阵中间,并靠近潜艇近身投弹,爽!!!接着再利用轻巡宝多六花的技能射线弹幕,重创敌人。
小白指挥官一旦掌控好其自动发射射线的时间,就可以最大程度保证发射全过程都打在敌人身上,即使敌人动了,手指在荣耀80 GT上滑动微调时候的精细度也足以重新快速锁定敌人。
提到宝多六花,开局不久就会有倾斜的弹幕自动攻击敌人,虽然维持时间不长,不过弹幕数量和攻击范围还挺可观,好好利用荣耀80 GT的稳定触控体验,提前把宝多六花放在屏幕画面的靠下方位置,一会儿就有惊喜。
极端情况下,即使所有技能只有LV1的宝多六花,也可以凭借开局不久的倾斜弹幕轻松清掉第一波的敌军。
荣耀80 GT的硬件参数并不低,要充分压榨其潜能,如上图所示,当BOSS是经常高速移动的时候,宝多六花的回血大招(紫红色柱状弹幕)还可以稳定锁定其攻击对象吗?
和宝多六花同期推出的各种武器之中,有一件是只能装在后排主力上的,开局一段时间后,会发射出一束类似宝多六花招式的黄色火光弹幕,支援队伍重创敌军。只要小白指挥官充分利用好前排先锋的走位,无论是单个BOSS还是一堆敌人,也可以指哪打哪全部让对面吃下伤害。
荣耀80 GT在还原弹幕的视觉效果上比较到位,所以可以进一步窥看到指挥官们对个别舰娘的弹幕情有独钟的原因,例如驱逐可怖的类似四叶草的小白花弹幕,范围十分广,且辨识度高,至于EX级轻巡普利茅斯的弹幕是追踪式的,可谓手残党福音,自动追踪敌人攻击,避免浪费弹幕。
细心的腰果们,数一下荣耀80 GT究竟真实还原了多少种敌军的弹幕?轻松躲避敌军蓝色水波浪阵法,还有不时从水底伸出来的紫色暗涌弹幕,以及从BOSS方向发射的红色炮弹。运算量还没完,先锋舰队近身向潜艇投弹,同时因为敌军攻击触发驱逐英格拉罕的防御式弹幕(透明盾牌)。
回顾一下前几期文章提到的内容,前排先锋的移动速度很大程度取决于机动值(相关内容本文不再详述),因此荣耀80 GT和导驱+驱逐+轻巡的搭配,让玩家可以更专心地研究友军的弹幕攻击路径而不是忙着闪避敌人的弹幕。
当然,有些事情,荣耀80 GT也无能为力,例如部分舰娘没有升级技能之前,发射出的弹幕杀伤力感人,不禁慨叹,广受好评的撒丁帝国战列VV(幼年期)原来也不外如是,类似的还有战列马可波罗(脆皮)和航母天鹰(回血慢)。
请看官们重点留意,强化技能后的战列马可波罗弹幕丰富不足为奇,有趣的是,荣耀80 GT清晰记录下轻巡宝多六花和驱逐长春*改两种辨识度很高的弹幕之余,还把BOSS背后躲起来的敌军潜艇被中短距离投放友军炮弹的画面记录下。
皇家女仆的人气一向不低,其中,轻巡卡律布狄斯的“漩涡”技能一直为人诟病,以前想记录下“罪证”比较困难,因为触发“漩涡”技能的时候比较难捕捉,荣耀80 GT准确地领会指挥官的意思,如上图所示,卡律布狄斯的技能基本困不住敌人,有时候敌人击沉后,“漩涡”才刚开始生效。
荣耀80 GT在还原手游画面的精细程度上没少花心思,铁血轻巡埃姆登的弹幕最适合拉开一定距离后边撤退边反击敌人,题外话,这弹幕是不是有点像另一款手游的干将莫邪,最近发现英雄暃在峡谷的城墙跳来跳去的时候,自动联想起另另一款手游的李素裳,懂的都懂。
不过相比之下,还是更喜欢李素裳的手感,且纯个人观点,女武神战场上3D技能特效相比英雄们在峡谷中触发技能时的画面特效更炫酷,毕竟各自定位不同,后者对视觉类享受的要求也并没有前者那么高,另一方面,干将莫邪的操作难度相比埃姆登难上不少(同为新手操作阶段)。
因为荣耀80 GT定位比较高,性能优势让其可以畅玩多款手游,造就AffectiveMiracle找到了几款手游之间部分相似角色的体验区别,颠峰时期,经常在几款游戏之间切来切去,RAM和ROM的相关优化技术,让这种神操作也得以实现。
掌控好前排先锋的弹幕后,小白指挥官们可以进一步尝试精准控制水面鱼雷的发射时机和方向,相互配合狙击炮弹船和清杂,最后再利用航母和战列相关大招削BOSS的血,荣耀80 GT假如不是配备过硬的参数,估计很难兼顾上述一系列的任务,无法体验高难环境下生存且反击的乐趣。
必须强调,上图并没有开启几倍速回放,前排先锋都是驱逐,且自由鸢尾和维希教廷的几位驱逐舰娘们机动值很高,所以荣耀80 GT在上述场景的手感爽过拿轻巡圣地亚哥*改和重巡柴郡打飞机,当然,弹幕再华丽、跑得再快,整体伤害的确不太高。
资深指挥官已经发现“狐假虎威”的现象,中排的潜艇们,尤其是上方的那艘,明显输出能力在上述几艘驱逐之上。荣耀80 GT还原很到位,潜艇鱼雷一碰敌舰就差不多击沉,前排那几艘驱逐跳了那么久舞,貌似也没啥输出。
荣耀80 GT在处理复杂,或者说n种弹幕混合在一起的场景时,尤为细致,丝毫不马虎,轻母独角兽作为一名顶级奶妈,在前排乱打一通之后基本可以让其全身而退,所以每次差不多开回血大招之前,指挥官小白基本都会让前排尽量往前冲,反正待会被奶一波。
如上图所示,近身投放鱼雷的细节,通过弹幕清理了一波炮弹船的画面,以及独角兽的飞机击坠对方的飞机等一点一滴,还有后排航母约克城II的玫瑰花盛开镜头等,全被荣耀80 GT捕捉下来。最关键是,没有混杂在一起,画面中每种弹幕和元素的分离度很高,立体感很强。
距离上一次大活动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当时推出的几位皇家舰娘(非海上传奇彩船)虽然整体强度不高,不过其弹幕表现各有千秋。开场时会有三组紫红色的小圆点从屏幕左侧上、中、下三个位置向敌人发射弹幕。
上图一次过把几位新登场舰娘的部分特色集中展示,驱逐英雄的开局弹幕是几把飞刀,给敌舰下马威,轻巡斯库拉护盾一开,敌军的炮弹打过来基本都是miss,留意荣耀80 GT将斯库拉打飞机的细节刻画得较细腻,最容易察觉的当然要数后排主力皇家橡树的反击弹幕。
战列皇家橡树开启大招的时候,也会看到丰富的弹幕,不过杀伤力就......虐菜还行,荣耀80 GT自然不会放过每一个精彩瞬间。
上面场景荣耀80 GT还原了之前提到的几种弹幕以外,还保留了一个很重要的细节,盾牌,画面左侧警戒线前方半透明的红叉盾牌。
在拥有复杂元素的场景中,开启帧率监测器,不难发现荣耀80 GT平稳的帧率表现,右上角数值基本维持在60 fps。该手游高帧率模式标称最高60帧左右,符合现实,且画质特效全开,最后还是满足一下个别参数、性能爱好者的好奇心。
研究完弹幕,下一个课题是?内测手游适配程度。
--------------------------------------华丽分割线--------------------------------------
荣耀80 GT试水内测手游
之前文章提过MagicOS内置应用商店会根据用户的一系列使用习惯,推荐相关类型的手游给玩家们,也包括未公测的作品。抱着好奇心填好了调查问卷,最终被选中了某款即将上架MagicOS应用商店的游戏。
用荣耀80 GT内置录屏功能好评(顺带一提,指关节截屏灵敏度挺高的,长截屏功能还支持保存前二次精准变更截屏内容),先看看该手游的调查问卷内容。
填写调查问卷的时候,还以为这款内测的手游会和某些之前玩过的手游大同小异,毕竟设置的问题和那些手游都有关,然而......下文就会知道。
先看看荣耀80 GT在过场动画和正式进入作战场景之间的时间耗费多少,加载时间还可以接受。
第一次接触这种围绕着地砖颜色色块不同来攻击敌人的手游,简单来说,每次攻击敌人都只能选择同一种颜色的路径,经过的路径沿路的敌人都被攻击到,此外,每位光灵还有主动技能、连锁技能、变色技能等可以触发,每一次攻击走过越多相同色块的路径,掌握的主动权更多,且达到一定次数后可以触发额外一次行动。
虽说是内测手游,不过现阶段并没有在荣耀80 GT上发现其适配性相关的BUG,作战界面很流畅且特效也挺丰富的。
该手游设置界面可以选择更高的画质和帧率模式,值得一提的是,地图样式还为视障人士提供暖心的选项,新手的话,可以尝试开启增强型连线策略提示,为后续作战提供一定建议。
体验了一段时间后,内测手游会发送另一份调查问卷到游戏内的邮箱,如上图所示,用荣耀80 GT内置录屏功能记录一下,看看厂商们比较关心的点都有哪些,是否真正读懂玩家们想要什么。
填写过无数份手游厂商提供的问卷,不难发现个别问题都会和友商的作品或多或少扯上关系,其中一种原因可能是希望把部分玩家通过心理暗示的方式,引导到该手游,通过给玩家建立一种已知到未知的低门槛过渡方案,将其吸引并体验当前的手游。
内测手游有些问题比较像荣耀80 GT等手机的体验问卷,着重询问玩家/用户在看完引导界面/操作指引/说明书等资料后的感受。对某些技能/关卡/玩法/功能的使用体验如何。是否满意某些板块/功能的逻辑设计。诸如此类的问题不再列举。
部分内测手游的问题也紧跟潮流,比较关心玩家们会不会对该手游的周边也感兴趣,例如漫画、动画、音乐等。近年来,特别多手游喜欢联动,所以问卷中也会出现让玩家们提供后续联动活动相关的建议。
继续回到荣耀80 GT体验内测手游的方方面面,抽卡环节动画还算丝滑,且在揭晓光灵之前,会先把10连抽的结果预告一下(留意上图画面的10束不同颜色的光线),例如有多少位6星光灵、5星光灵以及低阶光灵。
6星、5星光灵以及低阶光灵的展示画面(抽卡时)是不同的,整体操作流畅,加载时画面特效也不吝啬。
不喜欢看那么久动画的抽卡党,可以通过点击屏幕右上方“跳过”的字样,直接把已经拥有的光灵动画略去,只展示首次获得的光灵动画,有些“高效玩家”真的不会多花一分钟欣赏上述这种动辄几十秒的抽卡动画,尤其是若干次十连抽之后,可能会审美疲劳。
社交元素也是近年不少手游引入的重要模块,解锁传记、增加好感度的途径和手段。
巨像的不同建筑的3D效果还是蛮赏心悦目的,一开始以为是荣耀80 GT渲染速度慢,后来才发现该内测手游故意把这部分加载速度变慢,让玩家们可以多欣赏这些建筑和3D特效。从上图不难发现,AffectiveMiracle把回放速度加快后也播放了好一会儿。
类似地,总感觉这游戏可以适当地加快部分场景的过渡时间,例如从领取每日奖励的界面回到主界面,或者反过来操作的时间,稍微有点多。
连续开启仓库的宝箱方面,荣耀80 GT并没有感觉到明显的卡顿。
更换头像和称号等DIY元素的界面,也挺流畅的。这过分了吧,用不用测得那么细?要的。
上图所示的BUG出自一款运营了差不多6年的手游,游戏发行商和IP授权商看到这种低级卡死估计要哭晕在厕所,和这样的手游厂商合作不知道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别毁了发行商和授权商的美誉。
无独有偶,另一个BUG也在最近几周出现了,更新游戏APP的时候卡...卡...卡死了,为了证明当前画面是更新进度条一动不动,不是截图,用荣耀80 GT录屏的时候特地把侧边工具栏调出。厂商们平时老是提醒用户不要在游戏更新的时候强制退出游戏,这......几兆文件都更新(卡死)多久了,要么重启手机,要么重启游戏。
再次更新APP,终于迎来登录界面,这,紧急维护???
有一段时间,VIP玩家每天打开游戏公告或者收到的邮件中,基本都是坏消息,所谓补偿氪金玩家压根儿不在乎,游戏体验极差,白嫖玩家其实也不好过,有空补发这些物资,还不如让技术团队做好运营维护。
别以为运营时间越长的游戏,肯定就比内测中的游戏稳定、成熟,没有那么多BUG或者停机/不停机维护,荣耀80 GT体验的这款内测手游现阶段还算可圈可点,无论是游戏机制,还是玩法多样性、趣味性,体验流畅性和故障率等,都并没有明显的硬伤。
上文已经测试了很多该手游的内容,也算够细够刁钻,估计研发团队也下了不少苦功,确保公测前不发生像那款运营了几年时间却频繁出现BUG的手游厂商所犯的一系列错误。
--------------------------------------华丽分割线--------------------------------------
用荣耀80 GT体验昔日PC端游戏的经典
上了一定年纪的玩家,估计通过下图不难发现似曾相识的回忆杀全回来了。
MagicOS也上架了一款昔日在PC端拥有火爆IP的手游,荣耀80 GT驾驭起来怎么样?毕竟以前用液晶显示器、鼠标、键盘玩是一种赶脚,如今用分辨率为FHD+的120Hz AMOLED多点触控屏玩又是另一种体验。
整体感觉还行,回合制战棋类游戏的那种独特韵味别家很难复刻,经典不愧是经典,只是有些硬伤本文还是不过多点评,毕竟不是一篇游戏评测的文章,回到荣耀80 GT体验上,画面精细且特效唯美,兵种设计也重新建模,作战场景也充分考虑到屏幕从PC变成手机后带来的一系列适配问题。
英雄回到主城之后,所有建筑都很立体,兵种塔、城墙、医疗帐篷等建筑都很精致和宏伟,频繁切换不同建筑进行各种操作的时候,荣耀80 GT的丝滑和流畅体验印象深刻。时代在变,游戏也在变,毕竟不是单机游戏,如今这款拥有经典IP的手游加入了不少社交元素,经常有人私信提醒要加群。
美中不足的是,正正也是因为其社交属性,导致AffectiveMiracle对其扣分,不太喜欢刚加入联盟不久,就被误判成机器人而踢出联盟,上个厕所休息一下眼睛回来就没了一个联盟席位,这手游辣么卷?
庆幸荣耀80 GT在体验上述手游的时候并没有出现明显的BUG,适配一些非主流手游这个环节,MagicOS应记一功。
--------------------------------------华丽分割线--------------------------------------
非MagicOS内置应用商店的手游体验
有些手游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在MagicOS内置应用商店上架,应该有不少玩家也会担心这类型手游通过渠道商应用商店下载后,会出现一连串的适配问题,尤其是那些小众和冷门的手游。
如上图所示,体验了一款目前在九游渠道服有上架,而并没有在MagicOS内置应用商店上架的卡牌类偏门手游。
基本没测出什么明显的BUG,不过正如上面的演示,对荣耀80 GT的性能完全没有造成任何压力,毕竟没有过多运算量以及3D动画渲染等元素,有一定烧脑的潜质,然而整体趣味性不足,很快就意识到不是AffectiveMiracle的菜。
--------------------------------------华丽分割线--------------------------------------
且行且珍惜 活下去并不容易
有一说一,游戏测评2.5模型只是雏形阶段,未来会继续优化相关的体验内容,探究玩游戏时候更多的可能性,毕竟游戏设计师们并不仅仅希望玩家们只关注那些显而易见的点。
例如本文提到的,当手机的硬件参数综合水平可圈可点,系统优化以及适配手游的工作也做到位的时候,研究一下不同弹幕的各种玩法,乃至控制这些原本看上去“不可控”的元素,会让游戏体验提升不少档次。
多玩一些非主流、二三四线、冷门的不同类型的游戏,MagicOS没有上架,就去其它渠道服或者官服下载,或许会发现一些其它玩家没有测试的打分点,对于手机或者手游的优化可以提出更多维度的建议(上图所示的另一款手游在新手任务的福利门槛显然设计得比前几期文章提到的另外两款手游更合理)。
还有更多方向值得深挖,例如昔日在PC端很火的一些IP游戏,如今对应在手机端也开发出来了,重拾儿时的快乐也好,尝鲜体验新上架的手游也罢,不要老是盯着那几款用户基数很大的游戏一直重复性地研究别人研究过的评测内容。
毕竟活下去并不容易,有些厂商,无论是手机还是手游,一直都居安思危,不停地武装和强化综合能力,吸纳越来越多的消费群体,充分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要么打通全平台体验,让不同硬件载体都可以畅玩其游戏,要么让旗下不同产品协同办公,大大提高生产力。
反观有些厂商运营了几年时间,仿佛长期处于醉生梦死状态,愧对发行商和IP授权商,先不说游戏机制、公平性、活动合理性等内容,连最基本的确保玩家不用被一大堆BUG困扰的这件事上,都做得一点都不走心。
荣耀80 GT在游戏测评2.5模型(雏形)的表现优良,结合前两篇游戏评测的文章来看,在性能方面的压榨也基本立体地呈现完,貌似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记得,不要太期待(wu bi guan zhu) 下篇的内容,腰果们,再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