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版块 历史内容 历史内容 历史内容 历史分类 为何mate8电信切换到4G显示为双信号?

为何mate8电信切换到4G显示为双信号?

[复制帖子标题和链接]

18148

   发表于 2016-1-11 15:02:24 属地未知 来自:浏览器
   全网统mate8如果使用电信卡切换到4G后会显示两个信号,分别是4G和2G,而移动卡切换到4G后,只显示一条4G信号线
评论8
荣耀粉丝6515107  LV1  发表于 2016-1-11 15:09 属地未知 来自:浏览器
本帖最后由 jwoo 于 2016-1-11 16:03 编辑

因为移动是“单待”,CSFB模式。只待机在4G或者3G、根据网络情况数据和语音在需要的时候回落到3G或2G。所以一层信号。

电信是3/4G双待双通。也就是在打开了4G的情况下,4G数据和3G语音是可以同时存在的。明白了?电信显示的哪个2G实际上就是1X advanced就是标准的3G另外电信即便关闭了4G也显示3G/2G两行信号,这个应该是应对移动联通的不正当竞争,愣要把电信的3G诋毁成2G或者2.5G才在并购联通C网后这么干的。为了凸显自己有“3G”,实际上电信根本不存在2G,全都是3G,包括通话显示的2G那也是3G。是不是3G不取决于速度,只取决于是否包含CDMA这种寻址方式。
   发表于 2016-1-11 15:10 属地未知 来自:浏览器
不错,多谢二楼,受教了
   发表于 2016-1-11 15:48 属地未知 来自:浏览器
本帖最后由 妞是可乐 于 2016-1-11 16:20 编辑
jwoo 发表于 2016-1-11 15:09
因为移动是“单待”,CSFB模式。只待机在4G或者3G、根据网络情况数据和语音在需要的时候回落到3G或2G。所以 ...

另外问一下,对于电信网目前来说,语音通话和数据网络是同时存在并且分开的两张网,语音通话没有类似移动网回落并且断网的问题,是这样吧
荣耀粉丝6515107  LV1  发表于 2016-1-11 16:12 属地未知 来自:浏览器
妞是可乐 发表于 2016-1-11 15:48
另外问一下,对于电信网目前来说,语音通话和数据网络是同时存在并且愤慨的两张网,语音通话没有类似移动 ...

这个不能这么说。
对所有运营商来说,4G都是跟3G相互独立的两张网。移动和联通则还得加上G网这个2G的第三张破网。
所以,是不是独立的两张网,不能说明是否回落。

电信的CDMA2000-LTE之间的演进策略很好,所以具有先进的SVLTE模式,让3G和4G并存、同时工作、可以通话的同时不断数据。当然,这需要更大的耗电即需要两套基带两套射频同时工作。所以为了解决这种更高成本的问题,高通也为苹果做了一套低成本的“单通”的方案即SRLTE,可以同时待机在4G和3G,但是使用的时候只使用一个通道即或者通话、或者数据,这种方案也是后来使用高通芯片的廉价方案最常见的,很多其它品牌也用这个,跟苹果一样就一个目的,减少系统成本、降低耗电(前者更重要)

对移动联通来说,要不断网就只能用数年前即有的早期的SGLTE方案,即让GSM这个破2G网络和LTE这个4G网络同时在线、同时工作。但是,随着2G网络即GSM网络在全球逐渐拆光的趋势、中国从2013年底开始以网优为名实际上开始逐渐拆除GSM的趋势,SGLTE很快会变成“无GSM网可用”的尴尬、同时也同样两套射频导致更高的制造成本。所以这个方案在某些移动公司脑残的坚持下持续了2年后终于逐渐淡出大家视线。

未来移动联通将只有3G和4G网络。移动的TD-S和联通的W都属于UMTS类型的3G CDMA网络。这种UMTS类型,高通授权后就不再参与研发。欧洲和中国这种研发水平做后续研发、至今无法解决SVLTE的技术。也就是说,基于移动、联通这两种3G网络类型的SVLTE模式就别想了。那么就只剩下CSFB这种回落的方式可用了。无非是回落的切换速度是多少、会不会导致切换时间过长而错过通话等等。所以,当初建设3G选择UMTS路线无非是为了中国和欧洲人的面子,注定都只能是小众的移动网络,根本没法跟C网运营商的一个零头相比,用户数量再多也是扯淡。
   发表于 2016-1-16 12:24 属地未知 来自:浏览器
jwoo 发表于 2016-1-11 16:12
这个不能这么说。
对所有运营商来说,4G都是跟3G相互独立的两张网。移动和联通则还得加上G网这个2G的第三 ...

基带是干么的?
荣耀粉丝6515107  LV1  发表于 2016-1-17 13:38 属地未知 来自:浏览器

基带,Base Band,负责通讯协议的部分。分为软硬件两部分,硬件部分基本上可以看做是一个很强大的处理器。软件部分则是其中的协议规范部分例如信令什么的。软件是可升级的,ROM中有专门的RADIO模块就是基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简体中文 - China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