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版块 更多荣耀手机 荣耀Power 下班喽,又是没有更新的一天!

下班喽,又是没有更新的一天!

[复制帖子标题和链接]

4016

闲居年华  LV7  发表于 3 天前 河南 来自:荣耀Power
算啦,懒得等了!晚上到家折腾一下,屏蔽更新了!目前系统用着也挺稳定!养老足矣
评论6
HONOR289895562  LV3  发表于 3 天前 天津 来自:荣耀Power
一样
HONOR2306172841876  LV5  发表于 3 天前 山东 来自:荣耀Power

华为的小弟—荣耀没落之路

曾几何时,荣耀作为华为旗下子品牌,以“性价比旗舰”的标签横扫中低端市场。然而,自2020年独立后,这家一度被视为“华为平替”的企业,却在技术内卷、生态割裂和战略摇摆的多重冲击下,经历了从“国产第一”到“跌出前五”的断崖式坠落。本文将从技术、销量、服务三个维度,剖析荣耀的没落轨迹。

一、技术困局:AI的孤注一掷与护城河的缺失

荣耀的技术突围始于对AI的豪赌。2021年独立初期,荣耀CEO赵明提出“用AI重构操作系统”的愿景,投入超100亿元研发费用,打造出Magic Live智慧引擎和MagicOS系统。2024年发布的MagicOS 9.0凭借“手机自动驾驶”功能引发关注:用户通过语音指令即可自动完成点咖啡、关闭续费等操作,背后是600类意图识别能力和270项任务规划算法。这一创新看似超前,却在实践中暴露短板——当华为鸿蒙系统通过“分布式能力”实现跨设备无缝协同时,荣耀的AI智能体仍局限于单机场景,生态壁垒使其难以突破应用孤岛。

硬件技术的“跟随策略”进一步削弱竞争力。尽管荣耀推出青海湖电池(硅碳负极技术)、叠光绿洲护眼屏(4320Hz调光)等创新,但这些技术多集中于供应链改良而非底层突破。以卫星通信为例,华为Mate 60系列搭载自研“灵犀通信”,而荣耀的鸿燕卫星通信技术仍依赖第三方芯片方案,导致体验差距明显。一位数码博主曾评价:“荣耀的创新像是高级组装,缺乏华为麒麟芯片那样的核武器。”

更致命的是,技术标签的模糊性让消费者认知混乱。当华为以“卫星通信+鸿蒙生态”确立高端形象,小米以“徕卡影像+澎湃OS”巩固性价比护城河时,荣耀却陷入“既要AI又要折叠屏”的战略分散。2025年推出的Power系列以8000mAh电池主攻低端市场,与Magic系列的高端定位产生冲突,彻底瓦解品牌调性。

二、销量崩塌:从“借势登顶”到“华为回归下的失血”

荣耀的崛起与华为的困境深度绑定。2021-2023年,凭借承接华为渠道商和“类华为设计”,荣耀市场份额从3%飙升至17.1%,甚至在2024年一季度登顶国内市场。但这种增长本质是“替代红利”——据Canalys数据,2023年华为手机出货量暴跌至全球前五之外时,荣耀吃下其43%的流失用户。

这一虚假繁荣在2023年底被彻底击碎。随着华为Mate 60系列携5G和麒麟芯片回归,荣耀遭遇精准截杀。IDC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度华为市场份额回升至16.2%,而荣耀同期从16.8%暴跌至13.7%,高端机型Magic系列销量腰斩。深圳华强北经销商王先生坦言:“以前顾客冲着‘小华为’买荣耀,现在直接加钱换Mate 60。”

中低端市场的失守加速崩盘。面对红米、realme的性价比围攻,荣耀2025年推出的Power系列虽借“国补”政策将价格压至1699元,但8000mAh电池+天玑700芯片的配置缺乏差异化。同期红米Note 14以同价位搭载1亿像素主摄,销量反超荣耀三倍。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最终导致2025年一季度荣耀跌出国内前五,沦为统计表中的“Others”。

三、服务悖论:精细化体验难抵生态割裂

Ironically,荣耀的售后服务曾是行业标杆。其建立的“透明维修工坊”支持在线预约、数据保全和价格公示,用户满意度达92%。2024年一位用户在社交媒体分享经历:手机死机后,荣耀售后通过远程诊断+线下备份,两小时内恢复数据且未收取额外费用。这种服务本应增强用户粘性,却因生态割裂大打折扣。

独立后的荣耀陷入“系统孤岛”困境。尽管MagicOS 9.0支持与Windows设备互联,但与华为鸿蒙的“超级终端”相比,跨品牌协同能力薄弱。一位企业用户抱怨:“荣耀平板无法与华为打印机直连,生态壁垒导致办公效率下降30%。”更糟糕的是,2025年荣耀转向“阿尔法战略”,试图构建独立AI生态,却因缺乏开发者支持,应用商店AI工具数量不足小米的1/3。

服务与技术的脱节最终反噬品牌。当2025年Magic 7系列曝出“AI指令误触发”漏洞时,荣耀虽快速推出系统补丁,但修补方案需用户手动下载1.2GB更新包,引发大量投诉。相比之下,华为通过云端推送可实现静默修复。这种体验落差,让荣耀的“服务优势”沦为纸上谈兵。

四、战略反思:独立公司的“身份焦虑”

荣耀的坠落,本质是“去华为化”过程中的身份迷失。作为华为子品牌时期,其技术、供应链、渠道高度依赖母体;独立后试图通过AI打造新标签,却陷入“模仿华为”与“切割华为”的矛盾。2023年赵明宣称“要对标苹果创新”,但同年Magic 6RSR保时捷设计版被指“复刻华为Mate RS套路”,这种战略摇摆让消费者无所适从。

管理层动荡加剧危机。2024年底CEO赵明、副董事长万飚相继离职,新任CEO李健的“100亿美元AI豪赌”缺乏清晰路径。内部员工透露:“高层更关注IPO估值而非技术沉淀,导致研发资源分散。”与此对比,华为2023-2025年研发投入占比始终维持在22%以上,聚焦芯片与操作系统底层突破。

结语:荣耀的教训与行业启示

荣耀的案例揭示了中国手机行业的残酷法则:在技术红利消退的存量市场,任何品牌都无法仅凭“性价比”和“替代红利”长青。其没落之路警示后来者三条铁律:

1
技术护城河必须根植底层创新,供应链改良无法替代核心自研;
2
生态协同能力决定用户体验天花板,封闭系统在万物互联时代注定脆弱;
3
品牌认知需与用户价值深度绑定,战略摇摆必然导致客群流失。

如今,荣耀将希望寄托于海外市场(2024年海外销量占比首超50%)和AI生态重构,但在华为横扫亚非拉、小米深耕欧洲的格局下,这种“重生”之路注定荆棘密布。或许正如一位分析师所言:“失去华为光环的荣耀,终究未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HONOR2303076972020  LV7  发表于 3 天前 广西 来自:荣耀Power
客服打电话过来了,说最晚不超过这个星期会全部推送,慢慢等吧

评论

那还不投诉。我已经在黑猫平台投诉了  发表于 3 天前  山东
同样,刚刚也有客服打电话怎么说  发表于 3 天前  福建
你也太厉害了吧 还黑猫投诉  发表于 昨天 02:18  湖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简体中文 - China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