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江歌案的宣判,已经一个月了。今天,刘鑫却再度登上了微博热搜榜。 “你知道你伤害的是三叔的什么人吗?” “三叔跟我表白你看见了吗?”“你不配当三叔的妈妈,无耻!” 刘鑫对江歌妈**质问,却引发了网友们的另一波热议。
《无问西东》里有一句台词,“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 如果江歌提前了解了她和母亲将要面对的人生,她是否还有勇气站在那扇门前?
——编者按 东野圭吾在《恶意》中塑造了一个“就算被捕也不怕,即使赌上自己所剩无几的人生,也要贬低对方的人格”的野野口修;在《杀人之门》中塑造了一个每一步都充满恶意,都在蓄意将别人推向厄运的仓持;在《鸟人计划》中塑造了一个为了自己弟弟解脱,利用善良且爱自己的榆川,最后下毒杀害他的夕子;在《放学后》塑造了一个蓄意谋害丈夫的妻子。
我总以为这是文学作品中的夸张,将一个人的恶意展现得淋漓尽致,是故意将善良践踏给读者看,却被现实一次次打脸。 杀害江歌的陈世峰;给同事下药两年的副主任;为了满足自己的恶趣味将狗狗摔死的某女士;将妻子残忍杀害,放进冰箱的丈夫……每一件事都将恶意展现得淋漓尽致,将善良践踏的体无完肤。 虽然人的恶意无法揣测,但还是请你选择善良。 一个人的善良会串联一众人的爱心 前些天一份外卖感动了很多人。河南的小伙子张华在室外温度零下六度的情况下,在外卖平台上订了50份热粥,备注上写道“就近送给正在工作的环卫工人和外卖小哥。”在寒冷的冬天让人心里暖暖的。更让人暖心的是接单的商家主动加了10份热粥,献出了自己的一片心意。 本可以一人揽单一次性获得60元的外卖小哥,将订单分给其他骑手,一起喝热粥,一起在寒冬中感受温暖。 我们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其实并没有,第二天外卖平台不仅退还了张华买粥的钱,还奖励了张华500元。 张华说,会用这些钱继续温暖他人。 定外卖的张华,加粥的商家,分摊订单的骑手,退钱并奖励张华的外卖平台,一个人的善良串联了一众人的爱心。
你看,善良怎么会没用?它在悄悄地温暖别人,也在悄悄地奖励你。 一家人的善意得到了意外的奖励 冯梦龙在《喻世明言》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卖油郎金孝一日在茅房拾到一个布裹肚,里面有一包银子共三十两。金孝非常高兴,拿回家中,与老娘道了原委,想要自己留下打油卖。 老娘说:“这银子不知是本地人的还是远方客的?是自家的或是借贷来的?一时间失脱了,抓寻不见,这一场烦恼不小,连性命都失了,也不可知。”老娘站在失主的角度,劝儿子在捡钱的地方等失主。 金孝也是个本分人,就在原地等,失主是等到了,只是失主非说自己丢的是五十两银子,说金孝贪了他二十两,定要金孝拿出来。 巧了,县尹正好路过,审了此事。县尹听了原委,猜到是失主耍赖,判道“你丢的是五十两,这包只有三十两,这必定不是你的,金孝拿去吧。” 失主白白失了三十两银子还没地方说。金孝一家为他着想,怕他着急,特地等在原地,这三十两就是金孝一家善良的报酬。 正是“欲图他人,反失自己。自己羞愧,他人欢喜。” 俗语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你看,这件事情不正应了这句话。 一个小善举藏着自我修养 刷微博的时候看到一件小事,没有上热搜,却有很多人评论,一个善意的举动真的能看出一个人的修养。 年底了,很多人家早早开始备年货。江苏高邮的戴阿姨就早早地腌起了咸肉,用绳子拴好挂在自家阳台上。怕自家咸肉的卤汁滴在楼下邻居晾晒的衣服上,戴阿姨特地在咸肉下面倒挂了两把撑开的雨伞,让卤汁滴在伞上,防止弄脏邻居晾晒的衣裳。真是贴心的不能再贴心了,一件小事足以见到她为别人着想的心。 与这样的邻居生活在一栋搂真是有幸,否则洗干净晾在阳台的衣服被滴上卤汁,憋在心里自己难受,大吵一架又显得自己小气。 善良之人处处为别人着想,当你为别人着想的时候,自己的善意也获得了别人的肯定。 善良不仅能掐断矛盾的导火索,还能给别人留下一个有修养的好印象。 作家梁晓声说“文化可以用四句话表达,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一个人善良的外在表现是为别人着想,内在体验是内心的富足与快乐,就像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说的那样“一个人想得到人生的快乐,就不能只想到自己,而应该为他人着想,因为快乐来自于你为别人,别人为你。” 这个世界会有恶意,但还是请你选择善良,因为这个世界需要光亮,因为我们自己需要方向。 *本文版权归《樊登读书会》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