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智能手机更新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消费者也跟着加快了换新手机的频率,有调查显示,我国人均换手机的时间在22个月左右,这已经算是相当短了;对于换下来的二手手机,很多人会选择卖掉,毕竟放得越久价值越低,当然在卖掉时,大多数人会选择删除数据、恢复出厂设置,以保证自己的隐私信息不会泄漏。
央视曾曝光过,用户即便将手机恢复出厂设置,删除的数据仍可找回,网上一直有商家提供这种服务。 这也意味着,将手机恢复出厂设置出售其实也不安全,依然可以还原你手机里的各种数据,包括图片、视频等,甚至还有账号密码,这对普通人来说,就真的是非常大的安全隐患了。
①旧手机信息是怎么泄露的? 1.普通删除或恢复出厂状态并不能抹去数据。系统执行文件删除时,仅是被做了一个“删除”的标记,即系统默认为数据已被删除,但储存的数据本身依然存在,只是处于一个可覆盖的状态;
2.如未进行新的数据操作,最上层信息很容易被恢复。因为硬盘上的数据可反复被覆盖,数据恢复一般只能读取覆盖在最上层的信息。如是刚刚删除的照片、通讯录等,就会被恢复;
其实大多数人应该或多或少都知道删除的数据可以恢复,毕竟使用手机久了,难免会误删掉一些数据,或者说突然想找回一些以前的信息等,这就产生了数据恢复的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场,于是如今在各大电商平台上,搜索“恢复手机数据”,马上就可以看到大量恢复数据的网店。
不过,很多人只知道平常删除的照片、聊天记录等可以找回,却不知道恢复出厂设置后同样可以找回数据;对于恢复出厂设置,人们大都以为是彻底清空了手机的数据,其实并非如此,实际上,恢复出厂设置也只是将设备的个性设置恢复到出厂的默认状态,如待机方式、开始界面、操作快捷键等,但并不会删除存储的数据。
也就是说,恢复出厂设置和我们日常删除软件本质上是一样的,只不过它一次性删除了更多而已,但两种方式都不会删除数据;据了解,恢复手机数据,需要用到一种名为“取证系统”的终端设备,它能够完整获取手机中存在、隐藏以及删除的数据,比如通话记录,短信信息、联系人以及多媒体文件等。
事实上,有商家表示,只要你的手机内部硬盘没有损坏,即使将手机系统清空并恢复出厂设置,也一样可以恢复你手机上的数据;删除的数据可以恢复,确实让人很恐慌,特别是卖掉的手机中,含有大量的个人信息,包括通讯录、私人照片、计划行程,乃至于支付账号密码等,这些如果一下子泄漏出去,被不法分子利用,造成的后果简直难以想象。
当然,虽然可以找回数据,但也并不能保证百分百还原,会有一定的丢失,同时也要看数据值不值钱,不过从曝出来的情况看,这已然形成了一条产业链,想必还是有利可图的,或许已经有很多人因此受害了。
②这些信息一旦泄露,风险高! 1.用户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 这是不法分子最关注的信息,通过这些信息,便可获取用户的一些登陆账户的登录名和密码,一旦数据被成功恢复,后果不堪设想。 2.短信、通讯录 通讯录和短信恢复后,骗子能够获取机主的社会关系,冒充机主进行诈骗。 3.照片、视频 自拍照或视频被曝光于网络,或者被人恢复后可能肆意传播,甚至向用户进行敲诈。 4.网银或第三方支付软件 利用手机中包含的身份信息,进行Sim卡挂失,然后重置银行或支付宝支付密码,盗刷余额。 5.微信、QQ等社交app 恢复数据后直接登录微信和QQ,对机主好友进行诈骗,或者根据聊天记录敲诈用户。 6.邮件等商业机密 数据恢复后,可直接登录邮箱查看邮件,工作邮件中的重要资料和商业机密泄露。
③旧手机,这样处理最保险! 1.把重要数据备份后,将手机恢复出厂设置或者格式化。 2.多次存取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或者大型文件(如电影、没用的图片等),将手机的储存空间占满。这些内容就会挤占掉我们“被删除”文件在闪存上的物理位置,这时候再恢复出厂设置一次,留下的文件就是那些跟我们无关的内容了。
3.给手机安装一个“文件粉碎机”,进行全盘擦除,或到正规的手机回收机构或维修中心,请专业人士对手机数据进行彻底销毁。
4.最保险的办法是:不要在手机里存放重要的私密信息。
④注销手机号码时,别忘了这些 1.解绑支付宝账号 登录支付宝账号→点击账户设置→基本信息→手机→解绑。 2.解绑微信账户 登录微信,选择“我”→设置→账号与安全→手机号码→选择右上角菜单→解绑。 3.解绑银行卡 一般可通过网银专业版或银行柜台解绑,同时变更U盾、网银、手机银行、短信通知等银行卡业务号码。 4.更改其他账号登录设置 更改微博等社交账户所绑定的手机号码; 更改淘宝等购物网站绑定的号码; 变更邮箱上的手机绑定号码; 变更证券、基金账户的各项关联业务号码; 变更12306等常用网站手机号码。
APP权限最小化推荐
基于使用场景,提供匹配APP功能的最小化权限授予建议。通过APP提供的基本功能和用户使用场景的分析,识别出当前场景下APP的最佳授权模式,对推荐的权限选项进行提示(高亮显示)。
查看隐私访问记录展示&隐私风险报告
将会 展示七天内APP的隐私访问记录和隐私风险报告,分析存在的隐私风险信息并提供优化建议。 可以在设置->隐私 界面查看APP访问权限的记录报表。 针对相机、麦克风、位置、通讯录,每个权限展示访问次数前5名的APP,并按排名显示,通过点击APP图标可进入该APP的详细权限访问记录,包含已授权和被拒绝的记录;同时针对后台频繁启动权限、过度授权的APP提供一键优化功能,对授权范围进行修改。
减少弹窗打扰功能
APP申请权限时,当连续两次拒绝授权后,APP后续就不会再通过弹窗消息进行询问,减少打扰。 APP申请权限第一次弹框时,选择“禁止”选项,在第二次弹框时,如继续选择“禁止后永不提示”选项,后续将不会再接收提示,且APP无法再次申请这个权限,减少对你的干扰,优化产品使用体验。
手机维修时开启维修模式功能
当 手机出现故障送修时,只需要在手机上开启维修模式,维修人员将无法看到手机中的照片、视频、短信、即时聊天工具、通讯录、录音,支付应用和手机银行等数据,避免隐私信息泄露。 维修模式通过业界先进的加密算法对用户个人数据进行加密,确保数据不可破解。开启此功能后,维修人员可直接开机检测维修,不需要用户告知锁屏密码,维修完成后,用户通过输入锁屏密码关闭维修模式,就可以恢复被保护的数据。
模糊位置功能
可以提供模糊位置功能给不需要精确位置的APP,避免你被定位跟踪。 开启此功能后,系统将对定位服务返回的数据进行模糊化处理。对位置精度要求不高的APP,按照1平方公里的精度提供大致位置。此功能可使用于天气、交友类等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