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内容创业」的大潮已经有了近两年时间的沉淀,期间涌现出的新晋平台在多轮拼杀中逐渐收获了各自的基础用户群,人们也更加重视起「碎片化阅读」的质量,都希望有更多优质的相关产品出现。
学知识就像集「水浒卡」 既好玩又上瘾「鹅说」在内容包装的环节上坚持将知识「卡片化」,当用户进入应用界面时,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张张构图精致的封面卡片。制作团队称,这样的设计思路其实是源自于我们过去狂热收集「水浒英雄卡」的童年回忆。
小时候的我们为了收集卡片,狂吃干脆面、和好基友互相交换,可能连我们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何会这样乐此不疲;但在游戏心态的作用下,童年的整个收集过程确实是趣味十足。于是「鹅说」把知识融入到每张精美的卡片之中,希望以此找回旧时的感觉,让获取知识不再枯燥乏味,而是简单又好玩。
和知识谈个恋爱 享受浪漫的不期而遇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体验后我们发现,「鹅说」有一个非常可贵的优点,那就是它并不功利。其价值不在于做一个强大的百科搜索引擎,它没有哪里不会点哪里的功能,而是每天为你推送一则平时不会留意的小知识。
「鹅说」里众多卡片的内容,经常涉及到我们曾经自以为熟悉的知识或者领域,但就是在这些日常司空见惯的地方,总会有边边角角的趣味冷知识等待有心人的发掘。于是,「鹅说」把这些信息内容收集整理,在每个美好的早晨,悄悄推送到用户的手机前端。
别急着否定「碎片化阅读」 你可能只是还没入门为了对抗当今智能设备碎片化阅读的先天不足,开发团队非常良心的在app中加入了「知识树」功能,这是一种针对数据大爆炸所建立的回溯机制,他们在卡片之间建立起相应的联结点,把每天推送的内容整合为一个巨大的知识网络,以此完成对碎片时间的拼合,实现数据层面的「破镜重圆」。
「鹅说」一直宣称自己的初心是想做一款有温度的「知识加油站」,而不是冷冰冰的工具或者厚重晦涩的百科全书。在这里,用户把筛选知识的工作交给应用,而应用以近乎保姆式的手法将精选内容呈现给用户,这不失为一种很有意义的交互尝试。
最后,我们要表扬「鹅说」的实事求是,不信你们看它的logo,竟然真的有一只鹅,太难得了。(来自豌豆荚) |